雲林縣大埤鄉農會自創品牌「寺上好米」,今年榮獲「國際風味暨品質評鑑所」(ITQI)與「雲林良品」2項認證,農會為加強行銷,規畫本月25日舉行「米食饗宴」活動,21日農會表示,大埤鄉水稻種植面積達5000多公頃,是台灣主要米鄉之一,希望藉由推廣活動,讓更多人吃到品質最優異的「寺上好米」。
大埤鄉盛產稻米且品質優異,因缺乏行銷知名度不高,農會於2019年自創品牌「寺上好米」,名稱源自農會稻穀乾燥中心附近有座將爺廟,以寺廟發想,除祈求神明保佑,也取其「世上好米」諧音,推出後逐漸打響名氣,銷售量日增,去年獲雲林神級滷肉飯冠軍指定用米。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大埤鄉每年一、二期稻作種植面積約5200公頃,以台南11號為主要品種,農民種植技術卓越,加上地理環境適合,稻作品質優良、風味絕佳,除獲雲林良品認證,更拿下國際ITQI「風味絕佳獎」,品質風味獲國際肯定,是農民辛苦的成果與驕傲。
張麗善說,大埤農會不僅輔導農民種出最好的農產品,更與縣府、縣農會合作積極行銷,開拓國內外市場,提高農民耕作效益。
大埤農會總幹事吳昌遠指出,大埤鄉大部分農民種植水稻,農民不斷改良種植技術、田間管理,在質與量方面持續提升,榮獲ITQI肯定,ITQI被譽為食品界米其林,能夠獲獎,證明大埤鄉稻米的品質不僅在台灣名列前茅,更得到國際肯定。
農會表示,本月25日將在大埤酸菜專業區舉辦「寺上好米」米食饗宴、農民節表彰大會,除頒獎致謝農友、歡慶雙料認證外,並有試吃活動與大家分享最美味的「寺上好米」。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