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紐經濟合作協定」預計2025年上路,屆時紐西蘭牛乳將零關稅進口,桃園有酪農業者直呼「衝擊很大」,表示現在很多廠商都已開始減少收乳量,若要多收便被要求降低價格,但成本根本無法負荷,呼籲政府提出配套措施,不要讓本土酪農業無法生存。

桃園某乳牛場主表示,前兩年就有聽說合作協定要上路的消息,但是乳牛場一直在觀望,明年就要上路,現在已經有很多知名鮮乳品牌減少收乳量,甚至1天減少將近15噸,若有超出量廠商雖也會收,但會要求乳牛場降低價格,實在不符成本。因物價上漲,飼養的成本也跟著上漲,原本規模已經不大,現在又要縮小,根本無法維持生計。

該場主直言「衝擊很大」,表示聽聞紐西蘭進口的牛乳價格較低,且進口牛乳2個月可以算是鮮乳,本土牛乳維持在2周左右才可算是鮮乳,但是標章的部分卻與本土一致,若政府沒有任何配套措施,會讓本土酪農業者束手無策,無法經營,盼政府能區隔標章,否則在市場機制下消費者會選擇購買便宜牛乳,應讓消費者知道進口與國產的區別。

桃園市農業局表示,合作協定上路後,桃園最大風險預估減少3成的收乳量,為預防日後業績不佳,目前已有許多廠商減少約10%的收乳量,因進口牛乳價格較低,且市場消費者的接受度普遍也偏高,目前與協會正在研擬為本土乳牛場增加通路、降低成本,包括導入學童營養午餐、加強智慧農場升級補助及提升汙染防制設備補助等,協助本土酪農業永續經營。

#本土酪農 #乳牛場 #桃園 #收乳量 #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