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崛起,讓日本車企陷入苦戰;在很難實現增長的預期下,日本製鐵(Nippon Steel)將撤出「寶鋼日鐵汽車板公司」,未來將經營重點轉向美、印市場。與此同時,中國鋼鐵企業為應對國內需求萎縮,正向國際市場大量轉嫁過剩產能,外媒觀察,更多國家擬對中國鋼材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

寶鋼日鐵汽車板公司成立於2004年,是日本製鐵與全球最大鋼企寶武鋼鐵集團旗下寶山鋼鐵的合資業務,雙方出資各半,20年的合約於今年夏季到期。寶鋼23日晚宣布,將斥資人民幣17.58億元(約新台幣79.2億元)收購合資公司50%的股權,成為寶鋼旗下全資子公司。

《日經新聞》報導,寶鋼日鐵汽車板的年鋼材生產能力達到262萬噸,約占日鐵集團在陸鋼材產能(360萬噸)的70%。該公司長年將從日本進口的鋼材半成品加工為最終產品,向在中國設有工廠的日資汽車廠商供貨,但近年來中國的電動汽車企業迅速發展,日系車企在當地的銷售量已連續3年減少。

與此同時,中國鋼企的技術實力提高,汽車用鋼板的價格競爭也愈趨激烈;中美對立長期化帶來的分裂也產生影響。報導指,日本製鐵將把經營資源從低迷的中國轉移至有望實現增長的美國和印度,並於2023年12月宣布以約2兆日元的價格收購美國鋼鐵公司。

此外,中國今年上半年出口鋼材達5300萬噸,同比暴增24%,今年全年出口量有可能接近2015年創下的1.1億噸的最高紀錄。《日經亞洲》報導,中國鋼鐵廠現在的鋼材庫存比經銷商高出400萬噸,原因一方面是其國內需求萎縮,另一方面庫存持續增加,因此中國鋼鐵廠只好透過外銷來消耗庫存。

中國鋼材透過第三國的間接出口也引起許多國家的關切。報導指,全球針對鋼材進口的反傾銷調查去年一共5起,其中3起涉及中國產品。而今年截至7月,全球針對鋼材進口啟動的反傾銷調查已經有14起,其中10起涉及中國。

#反傾銷調查 #萬噸 #中國 #鋼材 #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