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小琉球8月抱卵陸蟹降海釋幼高峰期為17日至19日,陸蟹守護志工統計,6月以來累計陸蟹與寄居蟹路殺數量達1677筆,颱風後數字攀升,分析原因近日下雨後溼度較高,原本躲在洞穴中的陸蟹出現在馬路上機會增多,路殺事件頻率隨之上升,呼籲遊客及居民小心護蟹。
小琉球陸蟹繁殖高峰期為農曆6至8月,許多陸蟹媽媽在月圓夜晚往海岸奔走,完成釋幼使命,但路上重重關卡,尤其經過環島公路,許多陸蟹媽媽在橫越馬路時慘遭「路殺」,本周末又來到月圓陸蟹媽媽降海的高峰期。
陸蟹守護志工謝小姐指出,陸蟹是小琉球重要的生態資源,統計小琉球陸蟹遭路殺的情況,6月6日至7月16日共有1006筆,7月17日至8月15日共671筆,原本在7月18日前後,路殺數量有下降,但颱風過後,從7月27日起數字攀升,根據志工觀察,主要是因為近日下雨後溼度較高,原本躲在洞穴中的陸蟹們都出來「逛大街」,因此比之前更容易在馬路上看到陸蟹,路殺事件頻率也跟著上升。
謝小姐表示,路殺熱點包括美人路、肚仔坪路、山豬溝、落日大道、厚石公路以及旭日亭,鵬管處也已開始進行一系列陸蟹保育規畫,除了在陸蟹熱點立牌提醒減速,也跟島上機車店家合作,遊客租車可以看到機車上的護蟹貼紙提醒減速。另外,在遊客中心也有發放可愛的護蟹貼紙,民眾可以貼在自己的機車上幫忙宣導,共同守護小琉球的生態。
陸蟹守護志工們呼籲,環島時可以將車速降到時速30公里,車速慢可以發現陸蟹;車距保持10公尺,可以有緩衝時間避開陸蟹,減少併排,避免路殺也可以避免車禍;也請民宿跟車行幫忙口頭宣導行車安全,希望夜間行駛時速降速30公里,保護遊客居民安全也保護陸蟹安全;遇到陸蟹過馬路,無論是護蟹過馬路或導覽,都要以自身及他人安全為優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