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6日舉行第二屆大南方高峰論壇,中鋼技術副總經理鄭際昭於會中表示,環境部提出2032年減碳40%是相當大的挑戰,中鋼已規劃短、中、長期的減碳計畫,會盡最大努力達成政府要求,透過滾動式調整減碳方式,持續探索新方案,同時採用「以大帶小」方式,促成鋼鐵產業供應鏈的轉型,期望在2050年達成碳中和。
鋼鐵業是排碳大戶,身為國內鋼鐵業龍頭的中鋼,在減碳路上動見觀瞻。鄭際昭不諱言,目前遭遇到的減碳壓力非常大,尤其這幾年,國內外陸續針對產業減碳做出規範,以國內來說,已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國際間也提出各種倡議,例如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以碳關稅作為手段,要求廠商採取更積極的減碳作為,使得減碳從環保議題變成經濟議題,也攸關企業能否永續經營。
就中鋼而言,早在12年前就已開始規劃減碳的具體策略。鄭際昭指出,中鋼當時制定了5G(Green)策略:綠色製程、綠色產品、綠色夥伴、綠色事業及綠色生活,以綠色製程為例,導入AIoT並開發27項智慧模組以建立智慧高爐,每年可省下2.35億元的燃料費,每年更可減少1萬1,346噸的溫室氣體排放。
綠色產品方面,推出減碳係數高的產品,如高強度車用鋼、超能效電磁鋼,協助用戶節能減碳,世界知名品牌電動車就是中鋼的合作夥伴;綠色夥伴部分,中鋼將過剩蒸汽、工業氣體供應給鄰近13家工廠,透過資源共享、互通有無的機制,創造節能減排效益。統計2023年銷售蒸汽132萬噸,更創造13.7億元的收益。
鄭際昭表示,為因應世界潮流,中鋼訂定短、中、長期的減碳時程,短期部分共有2方案:使用再生能源、加大力度提升能源效率,希望在2025年達成減碳7%的目標。中期部分則有高爐添加還原鐵、高爐噴氫取代煤粉、鋼化聯產、增用廢鋼等四個方案,希望2030年減碳25%。長期而言,則是電力化、無碳燃料、碳捕捉封存、全氫能冶煉製程,期望2050年達成碳中和。
中鋼不僅是自身減碳,還要「以大帶小」,帶領整個產業鏈進行轉型。鄭際昭表示,中鋼去年成立碳管理輔導團,從下游客戶拓展到鋼鐵產業,已輔導22家客戶,節電潛力每年約868萬度,減碳潛力每年則約4,443噸。此外,中鋼也推出獲得國際認證的碳中和產品,為下游客戶取得碳中和鋼鐵產品開拓可行途徑。
鄭際昭坦言,近年鋼鐵業經營環境並不理想,美中貿易戰、高利率環境、大陸產能過剩及傾銷等,加上歐盟實施碳稅、國內也即將開徵碳費,因此希望政府能在業者減碳路上多給予協助,例如設備改造或新增設備的資金補助、融資等,讓業者能配合政策加速減碳的推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