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3日消息,為進一步規範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提升主流新聞輿論影響力,營造清朗網路空間,中共中央網信辦近日印發通知,部署為期3個月的「清朗‧整治違規開展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專項行動。虛假不實報導與違規採訪都是整治重點。
大陸網信辦表示,本次專項行動針對違法違規開展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行為,集中整治5類問題。
一是編發虛假不實新聞資訊,使用與新聞資訊內容嚴重不符的誇張標題,或者惡意篡改、斷章取義、拼湊剪輯、合成偽造新聞資訊,誤導社會公眾。
二是藉輿論監督名義,通過採編、發布、轉載、刪除新聞資訊,干預新聞資訊呈現或搜索結果等手段,威脅、要脅他人提供財物、開展商業合作,謀取不正當利益。
三是仿冒、假冒新聞網站、報刊社、廣播電視機構、通訊社等新聞單位,或者擅自使用「新聞」、「報導」等具有新聞屬性的名稱、標識開設網站平台、註冊帳號、發布資訊。
四是未經許可或超越許可範圍開展互聯網新聞資訊採編發布服務、轉載服務、傳播平台服務。未取得互聯網新聞資訊採編發布服務資質,違規開展新聞採訪、發布新聞資訊。
五是偽造、倒賣、出租、出借、轉讓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資質。出售、出租或以其他形式委託第三方主體營運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頻道等。通過不正當手段、虛假材料等取得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許可。
網信辦強調,各地網信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加強對專項行動的組織領導,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要指導網站平台優化公眾帳號類別設置,專設「新聞類帳號」,並將審核許可資質作為開設新聞類公眾帳號前置條件。
要切實推動「持證亮牌」,通過網站平台、公眾帳號、應用程式、網路直播等各類形式向社會公眾提供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均應在獲批服務形式的顯著位置明示主體名稱、許可證編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