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衛福部食藥署調查,校園連年位居食品安全中毒場所前3名,審計部更點名,食品中毒患者人次以學校為首位,顯示校園好發食品中毒。教育部已頒布8年的校園食安標準,挨批成效不彰。
食藥署每年都會進行全國食品中毒案件攝食場所分類統計調查,近5年學校位於食品中毒場所前3名。審計部盤點指出,1981年至2023年間,食品中毒患者人次仍以學校位居首位,高達7萬7489人次,占食物中毒總體人次的45.86%。
審計部在2023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表示,學校食品中毒事件連年發生,影響學生健康,顯示校園食品三級管理機制仍待持續強化,已函請教育部持續落實中央聯合稽查、地方政府訪視督導、學校自主管理等校園食品三級管理機制,督促各級學校強化團膳食材監測及食品衛生安全自主管理,保障學生食用安全。學生多於校園內食用餐飲,容易爆發集體食物中毒情況,呼籲教育部務必做好垂直管控。
教育部回應,已於2021年11月11日修訂「校園食品事件處理作業標準說明書」,督請地方政府回復處理情形及改善措施,並要求各地方政府立即查明、妥處學校午餐衛生安全事件,必要時即時結合教育、衛生或農政主管單位輔導訪視學校、稽查廠商或查驗食材。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林碩杰表示,國中、小設有合作社及提供營養午餐,校方與相關主管機關都能把關,但學生如購買校外食物,或叫外送,確實很難掌握食安情況,唯一能做得就是建議學子多留意。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