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部發言人Annika Einhorn在28日表示,新資金將提供晶片公司發展現代化生產能力,以大幅超越目前的技術水平。她指出,補助金額將在「低區間的數十億歐元」範圍,但拒絕提供更明確的資料。然而,據兩名參加相關資助計劃的人士透露,補貼金額預計約為20億歐元。
德國經濟部曾在11月中旬呼籲晶片公司,根據「歐洲晶片法案」申請補貼。鑒於德國將在2025年2月進行改選、組織新的政府,屆時可能自行規劃預算,也為目前正在申請補助的晶片公司投下新的變數。
目前各國政府正藉由大舉投資晶片業,企圖讓半導體零組件生產在地化。新冠疫情期間半導體供應鏈出現中斷,加上中美關係因台灣問題陷入緊張,在擔憂該重要技術關鍵來源恐將受到干擾下,促使多國政府開始積極推動在本地進行半導體生產的計畫。
歐盟2023年通過的「歐洲晶片法案」,旨在強化該地區半導體生態系統,並希望能在 2030年前將市占率提高一倍,達到全球產能的20%。
德國晶片業遭遇過兩次重大挫折,一是英特爾在馬德堡的300億歐元投資案,原本有望能從「歐洲晶片法案」獲得100億歐元補助,但因財務危機使得該計畫暫遭擱置。另一挫敗則是電動車需求疲弱,美晶片商Wolfspeed與德國汽車供應商ZF取消在德國西部的晶片合資計畫。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