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流感疫苗開打以來,長者接種率僅有4成。專家觀察過去幾年的打氣,有半數的長者該打疫苗,卻未打疫苗,原因不乏觀念不對、嫌麻煩、社交活動少等。一些長者感覺不到免疫力已在走下坡,覺得自己還年輕,卻忘了自己到了要加強保護的年齡,心態應該調整。若能推出疫苗手冊,將現有的疫苗列入,提醒民眾接種,將有助於改善接種情況。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分析,長者不愛打疫苗有幾種原因,一些人以為冬天才會感染,一些人則是覺得太麻煩,自己天天在家,沒有社交,也沒有接種的必要。事實上,流感疫情已全年化,夏季也會有病例,而外出社交對長者有好處,可延緩退化,讓長者更健康。即便不出門,兒女、孫子仍然可能將病毒帶回家,年輕人感染流感或許不會有事,但長者感染卻會引發重症、死亡。
張峰義說,有時候長者會感覺自己還年輕,感覺不到免疫力已在走下坡,忘了自己到了需要加強保護的年齡,醫療院所、兒女都應該提醒。長者打疫苗能得到最大的利益,可預防很多問題,減少生病、死亡、醫療支出,也對社會、家庭都有幫助。
如今學齡前的兒童人人都有一本健康手冊,長者卻沒有。張峰義認為,或許政府、團體可合力發展出疫苗手冊,幫助長者了解現在有哪些疫苗、分別因應什麼需要,不只是流感,還有新冠、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疫苗等,提醒長者定時接種。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