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長期施行戰略模糊政策,從不表態台海戰爭爆發是否派兵協防,一方面嚇阻中共野心,同時嚇阻台灣台獨勢力,然而旅美學者翁履中調查指出,只有不到2成的美中台菁英認為美國會派兵保台,顯示美國在戰略模糊框架下,信譽逐漸受到懷疑。對台灣而言,後續能否保持國內團結至關重要,否則台灣地位恐遭弱化。

翁履中6日在「美國總統大選後印太安全治理研討會」發表〈美中競爭間的認知與誤解:分歧的美國菁英與群眾觀念如何限制美中政策及印太戰略〉論文,文中一項針對台海衝突進行的調查,顯示在2021年時,有52%民眾支持美國派兵協防,達到高點,然而近年逐步下降,到了2024年僅剩43%支持度。

翁履中續指,調查中向菁英詢問「若爆發戰爭,美國會如何回應?」並分為4項動作,包含直接派兵協防、提供武器及情報同時施加制裁(烏克蘭模式)、僅提供武器與情報、保持中立靜觀其變;結果顯示,美中台三方菁英看法分歧。

翁履中說明,在中國菁英中,僅有10%認為美國會派兵保台,美國為14.3%,台灣則有20.5%,這項數據顯示了美國的戰略模糊政策成效有限。

有趣的是,有高達18%的中國菁英認為美國會保持中立,而在應處作為方面,多數受訪者認為美國會採取烏克蘭模式。

由於只有相當有限的美中台菁英認為美國會直接插手,翁屢中分析,這項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在戰略模糊框架下的承諾,面臨逐漸上升的懷疑,尤其是中國與美國的菁英。

至於台灣如何因應?翁履中認為,台灣國內保持團結至關重要,國內分裂的政治恐會弱化其地位,削弱爭取外界夥伴支持的能力。

#協防 #派兵 #美國 #美國會 #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