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喊過年後朝野全面開戰「大罷免」,綠營卻出現派系不同調,私下甚至相互指責;藍營則希望執政縣市長能夠「動起來」,在立委為地方爭取到《財劃法》修法拿到資源後,應有所行動,而不是作壁上觀;藍委王鴻薇強調,國民黨會把大罷免潮當成2026縣市長前哨戰,從地方黨部到黨中央,絕對會團體作戰。
據悉,民進黨內派系以新潮流最為積極推動罷免,雙北與台中是他們主要施力對象。新潮流與民主活水聯合在北部活動,而作為新系長期大本營的台中,更是很早開始動作,打從台中3席綠委被國民黨3個年輕立委拿下後,即已備戰罷免。
新潮流此舉不僅是要為綠扳回立法院多數優勢,也是為派系在立院添生力軍,板橋有新系戴瑋姍備戰,台中西南屯張廖萬堅也想回鍋,或讓其子弟兵上陣,台中中西東南區也有黃守達蓄勢待發,反觀其他派系並未如此積極。
正國會態度曖昧就引來其他派系不滿,其中,民進黨祕書長林右昌想選新北市長,他曾稱推罷免要賴清德如何執政,在大罷免立場上傾向反對派;遭正國會除名、想選台南市長的陳亭妃,立場也與高舉罷免的對手林俊憲有所區別;至於基層力量雄厚的英系也持保守態度,親英系立委王世堅就曾表明反對仇恨式罷免。
國民黨方面,因為幾乎所有區域立委都被瞄準罷免,不管成功機率為何,罷免方的行動與放話已經造成藍委心理壓力,焦急要求黨中央備妥策略因應,黨中央雖有基隆倖存經驗,也提相關策略,但關鍵仍在地方。
藍營內部認為,目前執政縣市首長擁有地方資源、行政權,也有號召力,且不少藍委為了《財劃法》修法打破頭還要被罷免,縣市長拿了資源更應該回頭援助藍委度過罷免才對,不應該保持中立態度。
對於藍白抨擊民進黨主導大罷免、藍營甚至已做了最壞打算,柯建銘昨表示,民進黨團是當公民團體後盾,只是做「代收代付」的工作而已;他更批評國民黨擬定3層次要擋住民意是螳臂當車,一起沉淪死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