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美國總統川普與日本首相石破茂於華府舉行首次峰會後,在共同記者會上宣布,他預告將在近期公布針對多國實施的「對等關稅」措施,確保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能夠得到平等對待。這一聲明不僅再次點燃了國際貿易戰的導火線,也讓全球市場陷入不安情緒之中。特別是對於台灣這樣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體而言,川普所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無疑是一記重磅炸彈,尤其是針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龍頭--台積電,其影響更是不可小覷。

面對關稅風暴,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已派出次長等高層官員,前往美國華府,與川普周邊人士溝通;郭智輝同時認為,日本的積極溝通是很好的例子,經濟部會參考,「我們都有在做準備」。只是,經濟部部長不出馬,僅派出一個次長前往美國溝通,又能見到川普政府什麼樣的層級?恐怕不濟於事。

川普所推行的一系列對外經濟政策,特別是針對中國大陸的高額關稅措施,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圓代工企業——台積電,無疑成為這場貿易戰中的焦點之一。

根據多家媒體報導指出,川普政府推出的關稅政策不僅直接打擊了中國大陸的高科技產業發展,也間接對台積電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例如,根據外媒引用市場人士的說法表示,台積電正考慮將晶片生產價格提高幅度高達15%,這與最初提出的5%的增幅相去甚遠。這一舉措被外界視為是為了應對美中之間日益緊張的貿易關係及原材料成本上漲的雙重挑戰。然而,對於台積電來說,這只是冰山一角。

面對川普政府施加的巨大壓力,台積電不得不重新審視其在全球市場上的定位與策略。一方面,台積電依賴於來自中國大陸市場的需求;另一方面,則必須考慮到美國政府可能採取的進一步制裁措施。這種情況下,台積電似乎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局面。

儘管當前面臨著諸多困難,但專家普遍認為,只要能夠妥善處理好與中美兩國之間的關係,台積電仍然有望在未來幾年內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畢竟,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台積電所擁有的技術優勢和市場比重是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輕易取代的。

此外,台積電還積極響應市場需求,進行產品線的擴展與創新。根據最新消息,台積電正在考慮將其在中國大陸的業務進行一定程度的收縮,並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美國和其他國際市場。這一系列舉措顯示出台積電正在積極適應全球經貿環境的變化,並努力尋找新的發展機遇。

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積電面臨的挑戰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來自美國政府的壓力,要求其斷絕與中國大陸企業的合作;另一方面則是全球半導體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台積電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大研發投入、拓展海外市場以及提升生產效率等。

總結而言,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確實給台積電帶來了不少困擾,但也促使這家企業更加注重創新能力和市場多元化布局。可以預見的是,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全球經濟形勢逐漸明朗化,以及各國之間經貿往來日益密切,台積電必將迎來屬於自己的春天。

但是,令人憂心的是,台積電即將首度在美國召開董事會,這是台積電成立37年來,首次在美國舉行董事會,在美國總統川普大打關稅戰,地緣議題持續升溫之際,台積電在美舉行董事會,未來是否成為常態?若是,台積電成為「美積電」恐怕不遠矣!(作者為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美國 #川普 #中國大陸 #台積電 #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