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特三大營運動能布局
宜特三大營運動能布局
宜特科技近十年營收
宜特科技近十年營收

半導體驗證分析大廠宜特科技持續強化先進製程布局。宜特科技董事長余維斌表示,兩項嶄新技術服務「2奈米ALD新材料驗證平台」與「矽光子暨CPO驗證方案」已進入導入階段,加上近年營運主動能─AI需求暢旺,在ALD(原子層沉積)、矽光子(SiPh)及AI三大引擎續推下,展望2026年營運相當樂觀,全年可望再戰歷史新高。

余維斌強調,毛利率是未來企業競爭力與價值的體現,因此,宜特進入「2.0」轉型階段,聚焦高毛利率的創新研發項目與新興市場布局。過去宜特平均毛利率約30%,但近兩年積極投入高附加價值的研發專案,預期在未來的數年內,隨著轉型成果逐步顯現,整體毛利率將提升至30%至60%區間,成為推動公司長期成長關鍵動能。

談到三大營運動能之一的ALD,余維斌表示,半導體製程推進至2奈米世代,對新材料與製程整合要求急遽升高。宜特啟動「ALD新材料驗證開發平台」,鎖定ALD技術關鍵瓶頸,建立從材料選擇、鍍膜製程、薄膜分析到製程驗證的完整鏈結,協助客戶加速開發新材料、縮短驗證週期,並支援晶圓廠進行第二供應來源驗證,強化供應鏈韌性。

宜特材料分析工程處協理許如宏表示,次2奈米元件轉向複雜立體結構,一般PVD、CVD技術已難完成。相較下,ALD以原子層級逐步完成沉積,可在奈米級孔洞與3D結構中均勻形成高品質完美薄膜,成為不可或缺的薄膜技術。然而,ALD反應參數複雜、沉積速度緩慢,新材料配方驗證動輒數月,導致晶圓廠與材料供應商導入時程上屢遭延宕。

看準此痛點,宜特結合自身半導體驗證專長與學研單位能量,建構出業界首座「ALD新材料驗證開發平台」。該平台整合「ALD製程+快速驗證分析」,提供ALD製程開發、材料反應分析與薄膜特性比對,協助供應鏈提升整體研發速度與良率穩定度,可加速驗證ALD新材料,提升整個流程之效率逾5成,協助材料商加速開發測試、建立製程參數資料庫,讓客戶能縮短新材料導入時程。

另一關鍵動能「矽光子暨CPO驗證方案」,也是宜特聚焦重心。余維斌強調,矽光子已是資料中心降耗增效的核心技術,但生產瓶頸卡在光測速度緩慢,宜特也瞄準產業痛點,與光焱結盟打造「矽光子一站式量測驗證平台」,搶攻全球CPO(Co-Packaged Optics)與PIC(光子積體電路)量產大商機。

光焱董事長柯歷亞表示,公司深耕光學量測逾十年,近年投入矽光子領域後發現,國內外研發其中一瓶頸在於「光學測試速度落後需求」。PIC量測速度比電測慢上數倍,且無統一標準,成為產業量產化的主要障礙。

柯歷亞強調,正因如此,光焱宜特結盟,整合雙方光測與電測專業能力與實戰經驗,讓客戶能以同一平台完成模組級全方位驗證。

余維斌指出,矽光子是AI伺服器規模化擴張的必然技術。隨著NVIDIA、Broadcom、AMD、Intel等科技大廠全面投入CPO,市場需求將呈爆發性成長,對量測驗證平台的整合成熟度要求也更高。

面對半導體製程節點即將步入埃米級挑戰,宜特與光焱導入「快速篩選+精準定位」技術,已成功達成PIC光學量測效率提升,並可快速定位缺陷位置,大幅縮短開發迭代的時間,協助客戶加速量產節奏。余維斌補充,量測是矽光子量產前最重要、也最昂貴的關卡,因此,必須打通瓶頸,協助客戶縮短驗證週期、降低生產風險。

光焱總經理廖華賢分析,PIC上下游市場年複合成長率(CAGR)預估超過30%,CPO領域亦有上看20%的高成長,將是未來十年半導體高速傳輸主軸。資料中心加速升級,正帶動矽光子與CPO進入爆發期,量測能力正是關鍵門檻。宜特光焱結盟,將是台灣矽光子產業發展最關鍵一步。「宜特×光焱」量測平台目前已投入多家國際級客戶設備驗證,量產型平台同步規劃中,並將依大客戶導入時程進行調整。

而近兩年大幅推升宜特成長的主動能AI,余維斌指出,AI與高速運算仍是推動成長關鍵。今年已接獲多家AI晶片大廠委託的高階運算晶片驗證分析相關訂單,展現宜特在AI與先進封裝領域的技術優勢,為明年營運延續成長動能。兩項新服務設備與擴廠費用已於今年入帳,預期自2026年起陸續挹注營收與獲利。

宜特進一步指出,AI帶動的驗證分析業務持續增長,全球主要IC設計與晶圓代工客戶的委外驗證需求增加。IC設計與ASIC晶片委案量明顯提升,宜特在驗證分析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特別是可靠度(RA)驗證分析業務,占公司整體營收超過5成,並有望持續提升。隨AI運算、雲端應用帶動高速傳輸與高功率元件驗證需求擴大,公司實驗室產能利用率逐步提升,市場占有率亦同步拉高。

#分析 #ALD #驗證 #材料 #宜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