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執委會正在研擬措施,要求成員國逐步移除華為與中興在電信網路的設備。外媒引述知情人士指出,歐盟執委會正在探討如何將2020年發布的「避免高風險供應商」建議,轉化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規定。目前歐盟各國的電信基礎建設決策仍掌握在自家手中,這項提案可能引發成員國權限爭議。
中美科技戰以來,華為屢遭美方指控受到中國官方控制,可能從事刺探等不利他國的活動,華府也持續向歐盟等盟友施壓。
報導稱,如今歐盟決定排除中國通訊設備大廠。歐盟執委會副主席維爾庫南(Henna Virkkunen)團隊正研究,如何限制中國設備在固定寬頻網路的使用,以配合歐盟推動高速光纖建設的計畫。歐盟也考慮將「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計畫的資金,不再補助使用華為設備的非歐盟國家。
前任歐盟執委會成員布雷頓(Thierry Breton)曾公開將華為與中興列為安全風險,並承諾將移除其在歐盟機構網路中的設備,但遇到部分成員國反對。
此前,諾基亞(Nokia)曾大力呼籲歐盟全面禁用中國通訊設備。歐盟新作為的消息傳出後,諾基亞與愛立信(Ericsson)的股價,10日均小幅上揚。同時,歐洲部分地區也日漸關注其他中國連網產品的資安風險,近期公車設備便成為焦點。
報導稱,隨著德國與芬蘭考慮對中國電信供應商實施更嚴格限制,歐洲內部對是否禁止華為與中興的爭論再度浮上檯面。相較之下,西班牙與希臘仍允許華為參與電信網路建設,突顯歐盟內部立場分歧。
歐盟2020年曾推出「5G工具箱」,但不強制成員國排除高風險供應商。瑞典迄今仍是少數全面禁止華為的歐盟國家,此舉引發北京強烈反制。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在「沒有法律依據和事實證據」下,歐盟此舉嚴重違反市場原則和公平競爭規則,呼籲歐盟為中企提供公平的營商環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