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產業面對中低階市場因大陸低價機種崛起襲捲國際市場,高階機種又因匯率問題遭遇日本步步進逼,海內外市場訂單大幅流失,臺灣機械公會呼籲政府應給予機械業喘息的空間,站在維持產業存續及保全國家重要實力的戰略角度及時伸出援手,讓國內機械產業能夠站穩腳步,重新再出發。

臺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指出,美國對全球實施對等關稅,其中對台關稅稅率為20%,相較日韓等競爭對手國15%的稅率,將不利於台灣機械產品輸出至美國。另外,分析自2021年起至今年10月8日的匯率變化,新台幣匯率僅貶值7.4%,日幣貶值幅度卻高達48.1%,兩者相差近41%,以往台灣設備售價較日本低約2、3成的價差完全消失,尤其對工具機出口影響更為明顯,是造成機械出口訂單大幅減少的主因之一。

莊大立指出,儘管國際情勢動盪不安,但機械產業仍在起伏中逐漸回穩,並且緩步向上。展望明年,中東戰事趨緩可望落幕,戰後重建商機可期,美中之間關係也由劍拔弩張逐漸和緩,對經濟的影響也會慢慢減弱,地緣政治緊張局面將逐漸紓解,都有助於推動經濟活動加速復甦,有助於投資信心的上揚。

值得注意的是,氣候變遷劇烈加速驅動節能減碳需求,碳稅的徵收成為另一種貿易障礙,綠色轉型成為主流議題,如何利用智慧化設備來提高生產能效,優化原有生產流程,朝向永續與環境友善,已成機械產業重要商機與利基;而全球AI旋風更突顯台灣在全球市場的重要戰略地位,台灣機械為AI技術的最佳載體,如何利用現有基礎,加速整合AI達到數位轉型,重新在全球市場競爭中掌握優勢,對於台灣機械產業而言,與其說是危機,不如說是百年一遇轉機的開始。

#機械產業 #機械業 #莊大立 #日本 #站穩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