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蜂(1215)11日公布第三季財報,延續「季季成長」態勢,加上投資持股20%的泰國卜蜂股利發放挹注1億多元,使得卜蜂前三季稅後純益衝上23.40億元、年增85.86%,每股稅後純益(EPS)達7.94元,超越2023全年的7.7元,提前改寫年度獲利新高紀錄,2025全年有望賺回1股本。
此外,卜蜂董事會亦通過明年將持續投資10億元以內,買進泰國卜蜂CPF股票,並將斥資2.85億元於台南學甲買既存農場以擴大自有飼養率。
儘管近期非洲豬瘟,卜蜂10月有稍受影響,單月營收23.47億元、年減4.49%,所幸中央與地方政府控制得宜,疫情未擴散,11月進入肉品需求旺季,卜蜂得以順利產出,目前二合一廠區每日屠宰量為20萬羽產能較去年同期擴增,且加工食品亦增加產能,而自子公司瑞福食品購買農場之後,也將進一步擴大自有飼養率。
卜蜂董事長鄭武樾日前在法說會上指出,2025年外在大環境並不是太好,但卜蜂營運大方向是正確的,也因此對全年的獲利審慎樂觀;原本法人預估,卜蜂前三季獲利EPS有望突破7元,結果母集團泰國卜蜂大發股利,卜蜂獲配發1億多元股利挹注下,使得前三季EPS推升至7.94元,比歷史最高的2023年每股純益7.7元更高,提前改寫年度獲利新高紀錄,第四季持續獲利下,市場看好卜蜂全年有望賺進一股本。
卜蜂目前有三座飼料廠,供給自用生產的飼料占近50%,雲林斗六科學園區的AI人工智慧自動化飼料廠,除增加產出外,集中畜牧自用,更有助於效率的提升及成本的控制,使得飼料事業持續穩定獲利。
同時,在飼料自用調配、畜牧控管安全、加上電宰廠、肉品加工業務一條龍下,有效控管食品安全;而北區的桃園肉品分切廠,目前建築及設備陸續進廠,預計今年底或明年第一季前投入營運,卜蜂預估該廠初期每日分切量能為50頭,日後將逐步加大分切生產量能,目標每年創造30億元的產值。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