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文雅畜牧場雞蛋遭驗出農藥芬普尼超標,農業部表示,抽驗該畜牧場飼料全數合格。衛福部長石崇良也指出,汙染源應是環境而非飼料。不過,食安學者指出,蛋雞飼養在雞籠裡,除非有隔空抓藥能力,否則很難被環境汙染,或是該畜牧場有使用芬普尼,但最可能的汙染源仍是「飼料」。
問題蛋爆發後,政府緊急下架市面上受影響的15萬顆雞蛋,但食藥署給不出雞蛋流向與回收數量,至今汙染源也未明。農業部說,抽驗該牧場飼料都合格,未驗出芬普尼;石崇良日前也說,芬普尼是環境用藥,主因應是環境汙染,而非飼養過程有添加物或飼料含農藥。
不過,台大食品安全與健康研究所教授吳焜裕認為,蛋雞都養在籠子裡,不會出去亂跑,也不容易受環境汙染影響,放山雞還有可能,但這種大型蛋雞場,環境汙染機會很小,「除非雞能隔空抓藥」。除非該牧場有使用芬普尼汙染雞蛋,或雞隻吃到芬普尼而生出問題雞蛋,否則應是「飼料汙染」機會較大。
台灣2017年曾爆發戴奧辛雞蛋事件,官方初步研判汙染源為環境汙染,最後卻被推翻;吳焜裕說,2005年戴奧辛鴨蛋事件,原本也懷疑是附近回收工廠,排放高濃度戴奧辛汙染環境所致,當時邀請9位專家學者組成審查報告委員會,證實是飼料問題。
吳焜裕說,當時他也參與汙染源調查,現場監視、拍攝鴨子每天吃下多少泥土,進行濃度計算,發現飼料可能性較高。不過,鴨子會放出來在附近走動,「蛋雞不會」,都關在場內、不易受環境汙染影響,雞關在籠中飼養,最重要的食物就是飼料,最可能的汙染源一定是飼料。
吳焜裕表示,養鴨業者會自行調配飼料,2005年調查時,到現場問養鴨業者,全都拒絕告知飼料來源,連環保署到當地採樣,飼料樣本還會被搶走,十分弔詭。他不清楚農業部是如何調查採樣,也不清楚報告內容,但常理判斷,若非養雞場使用芬普尼,系統性來看仍是飼料機會最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