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昨發布太空天氣警示訊息指出,台灣時間11月11日晚間8時起,地磁擾動將有明顯增強,並持續影響約24小時,最大規模可能短暫達到中度磁暴等級,期間GPS定位容易飄移,甚至會短暫中斷,極光活動最低可發生在磁緯50度的地區。
氣象署說明,受到太陽表面活躍區於昨日發生顯著的日冕物質拋射事件,預期於10日晚間通過近地太空環境,造成行星際空間中的太陽風風速及密度明顯增加,依據NOAA WSA-Enlil模式資料分析,預估地磁擾動將有明顯增強,並持續影響約24小時,最大規模可能短暫達到中度磁暴等級。
氣象署太空天氣預報員技佐游鎮宇說明,地球磁場產生變化若達到一定程度,就會被稱作磁暴,而中氣層的電離層受地球磁場變化牽連,將變得不均勻,連帶影響GPS,使其誤差範圍擴大,故本次地球磁暴影響期間,GPS定位容易飄移,最嚴重會短暫中斷。
他表示,太陽的帶電粒子也會順著地球磁場至地球南北極,並與大氣碰撞產生極光,若發生磁暴,代表帶電粒子能量更高,磁緯度較低的地方也看得到極光,預估本次磁暴將使極光最低發生在磁緯50度的地區。
此外,氣象署表示,部分的保護裝置可能會出現假警報而需要進行電壓修正。人造衛星上的部分裝置可能會有電荷累積的現象,低軌道人造衛星的飛行阻力將增加,姿態需要進行修正。
游鎮宇補充,預估本次磁暴最大規模為中度等級,去年母親節磁暴則是劇烈等級,影響時間持續39小時。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