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為高齡長者需關注議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蕭成儀指出,長者透過微創心臟瓣膜置換,能夠大幅降低手術風險與負擔;此外,北醫附醫也與屏東枋寮醫院攜手建立「TAVI綠色通道」,減少因距離延誤就醫狀況發生,實現醫療平權。
蕭成儀11日參與旺旺中時舉辦的「預防醫學 心血保衛站plus」醫療講座表示,75歲以上長者約有10%擁有主動脈瓣狹窄問題,若未妥善治療,出現明顯症狀後,平均壽命僅約2年;更嚴重的是,1年內死亡率可能達到25%,2年內半數以上病人則有猝死風險,因此,長者更需要注意自身健康。
他表示,面對心血管疾病需要手術時,多數患者會選擇微創手術,原因在於手術時間短、出血量極少、恢復速度快等優勢,讓不適合傳統手術的高齡及高風險患者,能夠擁有治療新選擇。
蕭成儀進一步說明,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為近年較熱門的微創手術,透過含有人工瓣膜的微型導管,藉由大腿血管精準輸送至主動脈瓣的位置,再透過氣囊撐開置換,過程無需開胸停心,便可以置放完成。
針對偏鄉醫療,北醫附醫與屏東枋寮醫院合作,建立全台首創的「TAVI綠色通道」,讓偏鄉病人不再因距離延誤治療。
蕭成儀說明,「TAVI綠色通道」分為3階段進行。首先,術前檢查能夠在枋寮醫院就近完成;緊接著,病人可在熟悉的醫療體系接受藥物治療及術前休養,在整體狀況評估過程中,患者無需頻繁往返;經評估確認過後,患者便能前往北醫完成手術,術後返家長期於枋寮回診,減少奔波情況發生。他強調,有時延誤就醫、治療,比疾病本身更為致命,透過「TAVI綠色通道」計畫,醫療平權這一條路正漸漸被實現。(陳瑀倫)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