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無可避免的壓力,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根據統計顯示,台灣壓力指數高居全球第2,更有96%的台灣受訪者表示正處於壓力之下。台中慈濟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鄭伊佐表示,血管如同水管,壓力太大會爆管,平時血壓控制特別重要!
鄭伊佐以水壓比喻為血壓,指出當水壓太高或高高低低、管路退化時容易爆管;血壓控制不良或血管不健康時也會爆管,恐造成主動脈剝離,死亡率極高;而猝死風險在30歲以下年輕人的發生率為十萬分之一,35歲以上的一般族群每年以0.1%上升,心臟病患者則有10至25%的機率。
近年高血壓有年輕化趨勢,40至50歲主動脈剝離猝逝的新聞屢見不鮮,因此高血壓患者務必要認識「主動脈剝離」。鄭伊佐指出,主動脈剝離是高血壓造成的主動脈損傷,危險因子分別是:沒有控制高血壓、動脈粥狀硬化、遺傳疾病、高強度重量訓練等;其症狀是強烈地、撕裂性地胸痛及上背痛,痛感可能延伸至脖子或下背。
鄭伊佐提醒,平時就要控制血壓,特別是近日天氣轉涼更要注意,此時血管容易收縮,包括飲食重口味、運動量減少及體重上升,都容易使血壓飆高。因此高血壓的生活對策,必須要作息規律、戒菸酒、紓解壓力、規律運動、控制體重及定期追蹤,並遵從醫囑及保持低鹽、低脂與高纖飲食。
特別是飲食的部分,每餐吃到7至8分飽即可;要常吃糙米、全麥與雜糧等天然食材,多吃黃豆與黃豆製品,以及每天吃4碟蔬菜、4份水果,另外利用天然辛香料取代鹽、醬油、味精及番茄醬等高鈉調味料,才能遠離高血壓,保有好健康。(卜彥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