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1月6日,在西班牙決定讓其在西北非的殖民地「西撒哈拉」(簡稱西撒)獨立前,摩洛哥宣稱歷史上是其固有領土,因而鼓動30多萬人民跨過邊界進入西撒,由於有伊斯蘭宗教色彩,謂之「綠色長征」。

西班牙殖民政府因獨裁者法朗哥病危,無心戀戰,下令不准開火,讓長征者輕易進入西撒。位於西撒南邊的茅利塔尼亞也對北鄰做出主權的宣示,迫使西班牙邀請這兩國上談判桌,透過《馬德里協議》將西撒一分為二,北部屬摩洛哥,南部則畫給茅利塔尼亞。

事實上,聯合國早在1966年就通過「西撒去殖民化」的決議,要透過公民投票的機制來決定西撒的前途。當西班牙僅邀請摩洛哥與茅利塔尼亞與會,引發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簡稱「人民陣線」的波里薩利奧不滿,認為摩洛哥是新的殖民者,遂起而對抗。

1976年2月他們宣布獨立,成立「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SADR),不僅獲得非洲及拉丁美洲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外交承認,並從另一鄰國阿爾及利亞取得經濟、外交與軍事上的協助。儘管如此,它仍然無法與摩洛哥對抗,最後退到阿爾及利亞境內,成立流亡政府,並持續進行武裝抗爭。1978年茅利塔尼亞發生軍事政變,退出西撒,形成摩洛哥實際掌控該地區約7到8成的大多數領土。

「非洲團結組織」(OAU)長期主張區域國家的去殖民化,自然關注這個地區的衝突,並呼籲雙方達成停火協定、舉行公投決定西撒的未來命運。當SADR在1984年進入OAU後,摩洛哥決定退出這個區域組織,讓OAU無法扮演調停的角色,最終這個重任就落在聯合國肩上。

聯合國西撒哈拉公民投票工作團(MINURSO)既是維和部隊,也負責籌畫公民投票。不過,摩洛哥只願意接受西撒的自治,而非獨立,因此一直拖延這項程序,雖然經過聯合國多次斡旋,但獨立公投始終未能付諸實行。

今年10月3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2797號決議案,延長MINURSO的授權1年,並確認摩洛哥2007年的自治提案為雙方談判的基礎。換句話說,西撒已沒有「獨立公投」這個和平選項,僅能靠武力對抗才能實現獨立建國的夢想,否則就得接受享有自治權、但成為摩洛哥南部省的命運。

令人意外的是,這個決議案竟然以11比0無異議通過,俄羅斯、中國、巴基斯坦棄權,另外阿爾及利亞則是未參與投票。其中俄、中皆認為這個美國在背後主導的決議,未能充分平衡照顧西撒各方所關注的議題,也未客觀反映相關的倡議,無法達成可持久的解決方案,因而棄權。

他們大可祭出否決權,但因支持決議中MINURSO的授權時間延長,希望藉棄權能促成充分的協商,形塑更廣泛的共識。阿爾及利亞未參與投票,基本上就是認為她的反對票無濟於事,因此缺席是表達對此不公正決議的最佳方式。

個人可以接受阿爾及利亞的投票行為,但對俄、中的棄權較難理解,特別是兩國明知摩洛哥是因在川普第1任內支持《亞伯拉罕協議》,與以色列建交,換取美國承認她在西撒享有主權,卻沒有以全球南方的領導國家身分為西撒的獨立選項採取捍衛立場,讓摩洛哥政府得意地宣布從明年起,通過決議案的10月31日為國定假日。

如果他們過去支持非洲國家的去殖民化走向,難道只有西方國家的殖民才算殖民,非洲國家的殖民行為就可以被接受嗎?!(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投票 #阿爾及利亞 #西班牙 #西撒 #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