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應以超越歷史的局限,帶動兩岸、國共、朝野,超越歷史的恩怨,才有機會展現台灣的高度格局,展現真正自由民主的核心精神,並藉此重新取得主導兩岸的發言權。
當鄭麗文以國民黨主席的身分,出席馬場町的白色恐怖受難者紀念會後,綠營認為撿到槍,瘋狂抹紅,意圖一舉改變江河日下的頹勢;患有紅色恐懼症的國民黨人,也紛紛下場批評、警告鄭麗文,指其行為會讓國民黨背上「賣台親共」的包袱,導致轉勝為敗。
綠營的政治人物,常以「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後代自居,增強其政治份量,藍營有人也以此避開了抹紅的攻擊,台灣也立法平反、補償。
細究歷史,當年被捕判刑受害者,有無辜者,但大多數是被破獲的中共在台黨組織成員或關係者。在1949年前後,他們都是真心要做中共解放台灣的先遣部隊。從當年國共內戰的大背景下,抓捕「匪諜」是為保台安全,不被中共「解放」。所以,有不少倖存的受難者,拒絕平反、領補償,因為他們至今仍堅持初衷,自認是「求仁得仁」。
但試想,一面以「抗中保台」「反統反併吞」為訴求的民進黨政府,一面大量平反,發放補償給當年要當「解放台灣」的政治受難者,甚至編造某些政治受難者為「台獨」先鋒,是何等荒謬與錯亂。更荒謬的是,有綠營候選人以紀念白色恐怖為政見,而那些被紀念者,其中不少人經中共檔案調查證實,也名列北京八寶山烈士公墓。
從中共解放台灣的烈士,轉身為被台灣平反、補償的受害者。先不論政客為選票的錯亂、荒謬;以更高的角度,不就是一種無形的和解。國共兩黨為內戰、為鬥爭,誰雙手沒沾滿國共烈士的鮮血。
當反攻大陸、解放台灣,成為歷史的記憶;當九二共識、國共和解,馬習會帶來和平曙光;當金門「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與廈門「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兩塊宣傳標語,隔海遙相望成為觀光景點時,再玩抹紅的鬥爭還有多少意義?
樹欲靜而風不止,反共抗中的妖風越吹越歪越狂。兩岸敵意,在互不隸屬,取代憲法一中,兩岸兩區非兩國的法理詮釋下,越走越偏,倚外謀獨,越演越烈。吳石案《沉默的榮耀》在北京上演了。演出真相的片子,凸顯以白色恐怖為背景的台製《返校》、《餘燼》等劇作的虛偽。
賴清德剛紀念的古寧頭戰役,在地的金門人將國共雙方,尤其共軍的屍骨同埋一處。每年紀念法會,大陸也會派員參加表示感謝。槍對槍、炮對炮的古寧頭,如今成為兩岸和解的地標。金門、廈門,兩門相望。他們最能體會戰爭無情、和平無價的感受。
鄭麗文出席紀念會值得肯定,該被批評的是,自以為逮住機會,發動?紅鬥爭,破壞和解的綠營。被抹紅嚇到的部分國民黨人士,不知和解才是國民黨要贏得與台獨、綠營鬥爭的最佳武器。不要怕抹紅,要以正確的論述,去擊垮綠營的荒謬與謊言。
最後,我以新黨副主席的身分表示,新黨不必談「九二共識」、「兩岸一中」、「都是中國人」等,這些兩岸開啟和平的關鍵所在。新黨是明明白白主張「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真真實實的相信,和平統一後,台灣可維持最大程度的現狀,不但有自由,也有民主選舉,更有「七個更好」可落實。既然大家都要尋根認祖,那我們就歸宗吧。在我看來,鄭麗文只是促進兩岸和解的推動者。說她紅統太沉重,抹紅她沒意義,和解,找出路,才是正道。(作者為新黨副主席)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