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眾議院表態,若北京對台動武,包含海上封鎖,日本可能認定為「危機事態」啟動集體自衛權,允許自衛隊以武力保護自身安全與利益。這是日本現任首相首度宣示,若台海爆發戰爭,即使未直接攻擊日本本土,日本也可能介入,這是日本安全政策的歷史性轉折,對東亞區域安全投下新的變數,也引發極大的爭議。

表態介入台海戰爭惹議

賴政府對日本高市的強硬表態表示歡迎與肯定,視為對台灣安全的重要支持,將提升台灣在區域安全中的戰略地位,並增加北京對台動武的顧慮。一些評論也認為,高市的言論有助於強化台日安全合作,象徵雙邊關係升溫,對此感到鼓舞並表示歡迎。

自民黨在國會未能單獨過半,必須尋求小黨支持,在與維新會共組「自維聯盟」時,修改「和平憲法」即明文列入聯合執政協議之中。高市的發言很有可能是為了強化修憲的正當性,但對於區域的影響不會局限於台海,也將牽動美中全球博弈與東北亞地緣政治,台灣切不可見獵心喜,誤判情勢。

高市首相的說法明顯連結兩者安全議題,並表達對台海情勢的高度關切,但這種表達不應過度解讀為日本必採軍事行動。高市首相僅反映日本對台海安全問題的關切與支持,不代表在軍事與政策層面已做好軍事介入準備或決策。

自維聯盟提出修憲的共識,但公眾意見和國會生態對是否擴大自衛隊權限,仍存在巨大分歧。2025年5月NHK調查,支持修改憲法第九條比例約39%,反對與不置可否的比例占多數,顯示社會尚未有共識。許多反對者視第九條為日本和平象徵,認為此條款可遏止戰爭與軍國主義再現,是實現國內和平與區域穩定的重要保障。

日本憲法規定修憲須經國會兩院三分之二以上議員通過提案,再由國民公投通過才生效。自民黨雖為主要執政黨,但在國會中並無絕對多數,加上需與維新會及其他政黨合作推進,修憲過程難度極高。公明黨曾是自民黨的長期盟友,就對自維聯盟的修憲協議期期以為不可,若考慮多數民意對修憲的疑慮,高市政權可能遭到反噬,相信高市不會貿然行事。

受憲法及美日安保制約

日本的和平憲法,長期被視為二戰戰後秩序安排的象徵,任何修訂行動都會引發鄰近中俄、朝鮮及韓國甚至東南亞的嚴重警戒。這些國家均對日本懷有歷史恩怨,特別是在二戰期間日本侵略歷史、領土爭議等問題上未解的糾結,使得日本軍事地位的提升極容易引起強烈反彈,激化區域緊張,甚至促發軍備競賽。東南亞一些國家也可能擔心日本軍事化後可能產生的影響,令日本的區域安全與地緣經濟環境更加複雜。

即便日本修憲成功,還需面對美日安保體制的制約。美國對台海問題長期採取戰略模糊政策,特別是川普政府,既未明確承諾軍事介入,也未放棄台灣作為區域穩定的重要槓桿。這一策略既是保持對中國威懾,也避免直接捲入台海戰爭。

隨著美國全球戰略逐步由積極介入轉向戰略收縮,第一島鏈的圍堵責任在一定程度上更多委以日本與美國盟友。但這並不意味日本與其他區域國家因此獲得戰爭主動權,特別是牽涉極為敏感的台灣議題。

高市早苗就任首相後對於北京的言行相對務實許多,她當選自民黨黨魁後並未參拜靖國神社,顯示她謹慎的一面;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在南韓慶州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與高市舉行了會面。雖然雙方歧見仍深,高市早苗仍表達了促進「具建設性且穩定」的日中關係的意願。

高市首相針對「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言論,雖具有政治象徵意義與政策宣示功能,但不可解讀為日本做好軍事介入台海的準備。日本軍事政策仍受憲法、美日安保機制的制約,面臨區域複雜的歷史恩怨,介入台海將給日本帶來嚴重的地緣政治風險與經濟代價,相信日本會十分謹慎,高市也會知所節制。

#戰爭 #台海 #介入 #高市 #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