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傳美方希望台灣投入3500億美元至5500億美元對美投資,加上賴清德總統宣告2030年前國防預算達GDP的5%,相加起來可說是天文數字,引發討論。學者直言,該金額遠遠超出台灣目前能力,若照單全收,將對國內建設、民生與長期財政造成重大衝擊,呼籲政府在台美談判中務必謹慎,以拖待變、避免不合理承諾。
台北大學公行系教授劉嘉薇指出,台灣無法承擔如此規模的軍費與對美投資,政府必須明確向美方表達立場,至少要求依照國家規模,再比照日、韓及東南亞等鄰國達到合理水準,而非一開始就接受過高要求。她說,若大量預算流向國防與對美投資,勢必排擠國內基礎建設、社福與民生政策,長期後果不容小覷。
劉嘉薇表示,台灣處於美國和大陸兩強之間,若過度依賴美國,未來在談判中將難以拒絕美方要求。政府應維持平衡互動,「友陸」並非支持統一,要讓美國理解台灣在兩邊皆有往來與選擇空間,才能避免被獅子大開口。
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陳奕帆認為,若美方要求如此金額,幾乎是把台灣外匯存底全部掏空,極不合理,執政黨必須審慎評估。他直言,若談判破局也未必是壞事,因為該要求明顯超出台灣財政承受能力。
此外,陳奕帆指出,若台灣投入如此高額軍費,卻連高階戰機都買不到,反而被綁死在不對等條件中,令人高度憂慮。他擔心,賴總統是否為了換取過境美國,談判最後階段接受不利交換,屆時恐嚴重傷害國人與中小企業利益。
陳奕帆呼籲執政黨應以拖待變,除非談出更好條件,否則不應輕易允諾,一旦答應等於「賣台」,葬送台灣的未來,不可掉以輕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