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任期將於明年6月20日屆滿,前副總統陳建仁原為遴選委員會副召集人,因傳出被推薦為新任院長候選人,9月中旬辭去遴選委員會副召集人,立委質疑陳建仁從裁判變球員,恐有公平性疑慮。中研院長遴選委員會昨天證實,陳建仁已經辭去副召集人,至於是否為新任院長候選人無法透露。
中研院第13屆院長遴選委員會於6月12日成立,召集人為前院長李遠哲,陳建仁擔任副召集人,7月1日到9月30日公開徵求院長人選,10月到11月將召開遴選委員會會議,預計12月13日由遴選委員會向評議會提出候選人排序推薦名單,總統遴選後公布新任院長結果。
廖俊智昨天受邀赴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業務報告,並備質詢。國民黨立委柯志恩關心新任院長遴選進度,廖俊智表示,新任院長由遴選委員會獨立運作,他沒有參與也不會知道。
柯志恩指出,李遠哲曾提到因為中研院同仁無法直接跟院長候選人交換意見,因此,8月舉辦座談會蒐集意見,陳建仁本來是裁判,後來變成球員,陳建仁可能提前知道面試題目,對其他候選人非常不公平。
中研院長遴選委員會表示,這部分不用擔心,所有問題都是之後決定,目前為止訊息都是公開,所有候選人知道的事情都是一樣。
陳建仁獲推薦參與中研院院長遴選,消息在政壇與學界傳得沸沸揚揚,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認為,中研院最大問題並不是院長人選是誰,而是到底是否還有存在價值,「這個院應該要廢除!」
陳培哲表示,放眼國際,已經很少類似中研院的研究單位,「除了中國與蘇聯,美國也沒有」,如果以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來說,也都是名譽職,因此就制度面來說,像中研院這樣的單位已經非常少見,台灣到底是否還要維持,值得討論。
做法上,陳培哲建議,可只保留名譽性的中央研究院,遴選中研院院士。而實體中研院研究單位,應併入所在地的國立大學,這樣才能建立平等的研究起點。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