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典型的阿Q精神勝利法,面對可能的斷交潮,蔡政府完全無能為力,只能任其發生,但是內部的壓力總得處理,於是只好拿出上述理由來搪塞。
問題在於,將維繫邦交國等同於金援外交,認為只是台灣單方面的付出,這是十分錯誤的想法,是在誤導台灣的民意走向,也抹煞了邦交國在國際場合發聲,幫助台灣開拓國際空間所做的努力。
與之相對應的還有指責大陸的金錢收買,這更是忽略了大陸影響力日漸擴大的客觀現實,無視建交本身帶給這些邦交國的發展機遇。
如果台灣對這等長遠利益視而不見,則只會繼續陷入「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幻境之中。
至於說更改國號、去掉「中華民國」就能實現台灣的外交突破,那就是自欺欺人之舉。若真有人認同這一想法,那恐怕就是對大陸對台政策的徹底無知。
也有不少輿論將此一事件導向美國,渲染巴拿馬連美國都瞞,希望藉此來為蔡政府開脫,說穿了,還是一種阿Q式的自我療癒法。
眾所皆知,美國與巴拿馬關係極為密切,巴拿馬風吹草動,美國當然最先知道。過去巴拿馬多次要跟大陸建交,都在最後一刻被阻擋。這次能夠成功,背後不是美國的默許,就是美國影響力衰退,兩者恐怕都是「台美價值同盟」的悲歌。
蔡政府一致對內、誤導輿論走向,恐怕是更大的國安危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