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青年運動會被迫取消,台中市長林佳龍坦承:「大陸現有主導這些事情的屬於外事人員的鷹派,他們在兩岸關係上毫無模糊的空間,認為一中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過去的國台辦系統比較失勢,所以台灣怎麼退,他們也不會接受。」善哉斯言,林佳龍所言確是事實。但我們更該找出答案的是,馬政府8年,兩岸情勢和緩,台灣用「中華台北」回到WHA、ICAO,爭取到世大運、東亞青運;是誰讓陸方鷹派主導?是誰讓過去的國台辦系統失勢?
答案,當然是「逢中必反」的民進黨與獨派。
大陸對台灣的要求沒有很高,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國」,那麼台灣要參與國際組織,要簽訂FTA,要舉辦國際活動,對岸不會也沒必要有太多意見。除此之外,陸方還努力贏得台灣人民的好感,包括鼓勵陸客與陸生來台、購買台灣農產品、ECFA的讓利等。但最後的結果是熱臉貼到台灣的冷屁股,大陸越「退」,獨派越跋扈,那麼國台辦還能不失勢,鷹派還能不抬頭嗎?
這些道理,林佳龍懂,蔡英文總統懂,我相信台灣人民只要靜下心來思考一下,也一定會懂。所以,如果獨派的朋友是「明知會被打壓也要堅持正名,也要台獨」,那就是求仁得仁,沒什麼好抱怨的。但也就如林佳龍所說「這不會是單一事件」,從經濟到政治、軍事,大陸只會步步進逼,寸土不讓。
反之,如果現在的被打壓,在獨派朋友的意料之外,那就要思考一下追求台獨的代價究竟值不值得。老實說,馬政府8年,台灣到底哪裡失去主權?相對比起來,台灣那時的尊嚴、國際空間比現在好得多。比較讓人憂心的是,現在的兩岸已經變成「民粹對撞」,民進黨操弄兩岸對抗來獲得選舉利益,立委說歧視陸配「剛好而已」,而大陸部分媒體則將東亞青運取消、航空公司對台更名視為「捷報」,把反制台獨當作一種「勝利」。乃至於在大陸發展的藝人宋芸樺,因為3年前曾在受訪時說出「最喜歡的國家是台灣」,不得不發表聲明宣示「祖國大陸」,看了不得不讓人感傷,是誰讓台灣的年輕人,必須在兩岸民粹的夾擊中求生存?
蔡英文總統責無旁貸,應該要改變兩岸「民粹對撞」的惡性循環。許多台灣網友批評宋芸樺為了事業,認同「中國」,這時蔡總統難道不該出來保護宋芸樺,重申「我當總統一天,沒有人應該要為自己的認同道歉」嗎?
同時,蔡總統也應該為宋芸樺對大陸網友緩頰,「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但一般人民,可能用語沒那麼精確,會把『台灣』跟『中華民國』混用,這與兩岸立場無關」,這才是作她後盾的方式。沒想到,蔡總統不但沒有保護自己的人民,反而火上加油,把「我們最喜歡的國家就是台灣」與「不向大陸屈服」作連結,強化宋芸樺過去受訪與大陸的對立,難道蔡總統一點都沒有顧慮台灣年輕人在對岸發展的為難之處?
從另一個例子更可看出民進黨的偽善。民進黨立委蔡易餘說「歧視陸配剛好而已」,沒錯,黨發言人吳思瑤是出來否認「民進黨無法認同此種說法」、「包含陸配都是我們的家人」,但民進黨是這樣說的,卻不是這樣做的。如果民進黨真的反對「歧視陸配」,那為什麼不支持陸配拿到身分證的年限比照外配呢?民進黨從在野時期就一路反對陸配平等法案,現在完全執政了,也依舊忽視陸配受歧視的處境,那麼黨發言人華美的詞藻又有何用?
因此,民進黨對蔡易餘的「不認同」,顯然是不認同他把民進黨的真心話說出來,而非不認同蔡易餘的說法。相較於蔡易餘這樣的真小人,其他說一套、做一套的偽君子,用心更不堪聞問。
容我再次提醒民進黨諸君,姚文智的支持度不到10%,可見獨派已經在台灣被邊緣化了。台獨不台獨,那是虛名,實現自己的理想,尋找更大的舞台,那才是對年輕族群來說真正重要的事。
要讓台灣的鴿派抬頭,大陸鴿派說話才會大聲,這才是兩岸關係的正向循環,也是重新爭取東亞青運的唯一方法。如果蔡總統到現在,還在擁抱獨派這塊浮木,那麼溺水之日也就不遠了。
(作者為海基會首任祕書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