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月,蔣經國總統倉促離世,沒有明確的指定接班人選。面對突然出現的權力真空,台灣是否會步上8年前,南韓「雙十二政變」軍事奪權的前例,社會充滿了不安與疑慮。
在這樣的時間點,被外界以「軍事強人」看待的參謀總長郝柏村,公開發表電視講話,明確表態,「以過去擁戴經國先生的赤誠,來擁戴李總統登輝先生,服從命令,保衛國土。」
這樣一段話,為經國先生的憲政改革,畫下完美的句點,也讓中華民國的民主自由,從此步上正軌,不受軍權干擾。經國先生或許錯看了李登輝,但是他對郝柏村的信任與授權,郝柏村完整的回報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人民身上。
1990年,繼任經國先生任期的李登輝總統,成功連任,邀請郝柏村出任行政院長。李登輝後來自述這是為了「消除郝柏村對軍中的影響力」,其實,這完全是以政客之心,度黃埔軍人之腹。
如果郝柏村真的有「擁兵自重」的想法,那麼就不會一開始就表態效忠繼任總統,為執政初期,權力不穩的李登輝,穩定軍中的人心士氣。
再者,九七修憲前,政府的資源主要是在行政院長身上,總統也難以干涉。以郝柏村的軍事背景,再加上行政院長的權力,如果郝院長願意以資源去討好立委,建立結合立法委員與將領的「郝系」,他未必會在與李登輝的政治競爭中,落居下風。
事實證明,郝柏村只有為國家做事的企圖心,沒有為個人盤算的野心。在參謀總長任內,他嚴格限制佣金代理商介入軍品採購,當時筆者服務的事務所,協助擬定軍購合約的「排佣條款」,也果真在20餘年後,為中華民國贏得美金5.9億的民事賠償。這不能不歸功於郝柏村總長「超前部署」的思維。
而在行政院長任內,他對立委、縣市長們「討糖吃」的要求,也往往是不假辭色;相較之下,李登輝後來能夠大權在握,成為國民黨的唯一強人,部分是因為引入「黑金」的勢力,也讓國民黨背上罵名。
回顧歷史,郝柏村雖然當了一輩子軍人,但是在解嚴之後,他的堅持都能符合民主的價值,憲政的規範。
1990年2月11日,國民黨臨中全會要決定國民黨總統大選的提名人選,當時郝柏村發言支持「票選」(有別於舉手),那不是因為他支不支持特定人選,而是對人事「票選」的「無記名」原則,更符合民主的價值。外界以「二月政爭」來稱呼當年國民黨的權力角逐,這就像在說賴清德參加民進黨的黨內初選,也是「政爭」一樣,實有汙名化之處。
擔任行政院長時,對於總統的人事任命,郝柏村若真的無法認同,也會堅持不予副署,讓總統不悅。但行政院長的「副署權」是當時憲法的規定,也是對總統權力的制衡,郝院長的堅持,合憲合法,這也顯示出郝柏村重是非,不輕易妥協的風骨。
但也不要以為郝院長一點心眼也沒有,事實上,郝柏村先生對於政治,非常地了解。1990年9月,為以人道方式安全遣返偷渡來台的人,兩岸紅十字會簽署《金門協議》,身為紅十字會總會祕書長的筆者也恭逢其盛。「金門」這個當年非常敏感的地點,就是郝院長建議的。八二三炮戰時,郝柏村在金門最前線擔任指揮官,由他來建議,金門成為以人道做為兩岸破冰的起點,是最有意義不過。
一個真正的軍人,深知「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無視於兩岸量體差距的義和團主張,是老將軍最嗤之以鼻的。郝柏村曾說,「兩岸關係的框架,其實在1972年,由美國和中共兩個強權所決定的」,台灣內部再怎麼小打小鬧,也不可能超過本身實力的限度,今日來看,果然如此。
郝柏村對台灣社會的建言「棄獨、不武、緩統」,棄獨,是現在民進黨也實踐的,「不武」,是人類共同的願望,至於「緩統」,就是現在不統,將來統不統是將來的事,這是給兩岸都留一個下台階,民進黨有什麼好反對的呢?
兩岸統一,如果是「大統小」,「強統弱」,這個標準都是對台灣不利,我們唯一的、最大的優勢,在於「是統非獨」,這也就是郝院長「一國良制」(或筆者「良制一國」)的精髓所在!
(作者為律師、法學教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