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將於下個月上任,各國無不希望他能適時調整美國的對中政策,導正兩強對嗆卻互不往來的不正常現象,進而解除當前美中緊張關係的引信。

據報導,就在蔡英文總統即將展開與美國智庫一系列視訊會議的前夕,前總統馬英九近日也與前民主黨官員進行線上會談,其中包括美國國務院前代理亞太助卿董雲裳、美國APEC前資深官員王曉岷及兩位前AIT理事主席卜睿哲與薄瑞光,我方則有長期處理台美關係的蘇起及沈呂巡。

這些長期涉入台海事務的美方專家對兩岸走向紛表憂心,無不建議應重啟對話、為緊張情勢降溫。他們還說,拜登政府不會改變對台立場,但會改變川普將台灣視為可交易籌碼的作法,才能兼顧台灣與美國的長遠利益。馬前總統則希望美方與談人能建議拜登政府,鼓勵兩岸恢復對話。

可惜的是,馬前總統的建言被民進黨副祕書長林飛帆譏笑「不知在想什麼」,還說蔡英文希望兩岸對等對話的善意從未改變,是中共自己設下前提。事實恰恰相反,正是如此似是而非的論調,加上蔡總統至今不敢接受的兩岸法理定位,才是兩岸難以重啟官方溝通機制的障礙。

雖說台灣因防疫表現優異而備受各國肯定,也得益於中共「戰狼」外交引起的反感,民進黨政府仍無法打破「一中架構」對台灣的限制。林飛帆雖試圖幫蔡政府緩頰,卻難解釋為何民進黨得知川普落敗後,全黨會陷入手足無措的窘境。

此外,蔡總統在接見下個月將離任的澳洲駐台代表高戈銳時表示,期待「台澳能洽簽經濟合作協定,持續加深雙方夥伴關係」,還說「當澳洲面對極大壓力時,台灣也會盡我們所能給予溫暖跟支持。」很明顯,蔡英文是指澳洲近日與中共陷入的外交齟齬。

蔡英文不提此事還好,提了反而暴露出民進黨只看重台美互動、疏於經營對外經貿關係的失職。她力推的「新南向」政策希望能藉拓展台灣與東協及澳紐等國的經貿往來,擺脫台灣對大陸市場的高度依賴。

結果呢?這4年多來,蔡政府不僅在洽談雙邊或多邊經貿協議一事無成,反而讓台灣對陸港出口量創新高。我國的主要雙邊經貿協議至今仍停留在馬政府簽訂的台星及台紐協議,更不用說被民進黨視若糖衣毒藥、現在卻雙手緊抱不放的ECFA。

台灣依循中華民國憲法的兩岸定位,尋求與中國大陸的對話,並非自我矮化、更不是自降國格,反而是打破兩岸僵局、追求台海和平共存的機會,沒有國家會因為台灣與中國大陸進行接觸,就認為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美中對抗氛圍必然在明年開始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競爭與合作。面對即將改變的國際情勢,已習於叫囂嗆聲的蔡政府是否已準備好了?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台灣 #蔡英文 #對話 #兩岸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