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我的美麗與哀愁

台灣,太特殊的一個地名,我們在凝視她時,早已超越一般地理意義。

兩岸之間,同根同源,同文同種。

終歸,她留在大陸人心裡,依然是與我們連著筋肉的那部分。

但對於台灣自己,往事並不如煙。

四百年大江大海,太多故事隱忍不言。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這是一代台灣人的迷思。

跌宕身世與精神困境幾乎貫穿在台灣的所有文藝作品中。從1970年代的民歌運動,到1980年代的電影新浪潮……經濟騰飛並沒為終極問題給出答案。

余光中的《鄉愁》,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簡單四個詞概括了一代人的一生。

白先勇寫《台北人》,每個人物都背負著一段沉重往事。

羅大佑追問台灣身分的歌曲,吳濁流尋求台灣認同的小說,都以《亞細亞的孤兒》命名。

侯孝賢拍電影《悲情城市》,悲情,更被看作是理解台灣的密碼。

李安說:我從小到大都經歷著文化衝突,我們家是外省人到台灣,後來到美國是外國人,回父母老家時則是台胞,一輩子都是外人。

個人與時代,鄉愁與家園,溫情與冷視,都彷彿長鏡頭一般看似淡然,實則洶湧。

「人生都是苦中作樂,台灣的美麗與哀愁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史學家許倬雲寫《台灣四百年》,這是一位耄耋老人對海峽兩岸未來的憂思與期盼,他在書中反覆提到一個詞:理解。

「請理解,一群來自中國大陸的人,

在一個海島上四百年的掙扎與艱難,

四百年的血淚汗……

若理解台灣人的這份心情,

對於四百年歷程會多一份『同情』,

而不把它當做「別處」或『他方』看待。」

——許倬雲《台灣四百年》

今天,祖國寶島台灣,又處於一個歷史十字路口,國際局勢複雜,兩岸關係緊張。

不談論軍事政治,若這些文圖能帶你遠眺一下美麗島,想起一杯茶、一首歌、一個人,或已足夠。

台灣

層層風雨不能阻隔

相逢有期

作者:時差島

介紹:時差島,看見世界的時差。創立於2018年5月,旅行新媒體品牌,致力於探尋世界的不同,從觀世界到世界觀,洞察變化與成長中的「中國人之旅行觀」。

來源:時差島公眾號(ID:Time-Island2018),本文由時差島授權轉載

#台灣 #中國 #四百年 #大陸人看台灣 #兩岸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