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江啟臣20日在臉書上以「初心、革心、民心」作為主軸,宣布將競選連任。回顧1年前,這位在去年最艱難的時刻毅然決然參選黨主席,並成為百年大黨史上最年輕的黨主席,接手的絕不是一個欣欣向榮的政黨,而是面對三大困境:空前壯大的民進黨、權力中空內耗不斷的國民黨,以及虎視眈眈想篡位的民眾黨。
從台灣民意基金會選後的數據來看,2020年2月的政黨支持率,民進黨是41.1%、國民黨只有12.5%,民眾黨則有9.3%。這也就是說,藍營不僅落後綠營將近3成,與第3名的民眾黨也只差3%,出現空前危險的泡沫危機。
然而歷經1年的漸進改革,江在外界普遍不看好的情況下,諸如個人資歷太淺、國民黨20年無法重振、民眾黨的威脅、親中賣台標籤、省籍問題等的批評不斷,硬是將幾乎斷氣的國民黨帶回到常軌之中。2021年1月的民調顯示,在1年以來的政治攻防下,包括萊豬、公投與罷免等大小議題,民進黨支持率下降1成來到31.3%,而國民黨的支持率則成長1成,漲幅近78%,來到22.2%,不僅兩黨差距從3成縮減到不到1成,與民眾黨的差距也來到1成,穩居第二大黨的位置。
就目前來說,爭取國民黨主席的踴躍程度已高於去年,包括已經宣布的和有意願但尚未表態者,這無疑顯示國民黨的前景普遍被看好,與去年兩人競爭的局面全然不同。然而未來無論是誰當選,對藍營來說,最主要的挑戰有兩大項,如何爭取年輕與中間選民,以及如何處理兩岸與國際問題。
就年輕與中間選民來說,根據「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的數據,國民黨在2020總統大選裡,光是20至39歲選民就輸給民進黨約莫300萬票。以差距265萬的選舉結果來看,倘若藍營無法克服在年輕與中間選民上的劣勢,勢必就無法重返執政。這也是為何江啟臣從上任以來,將爭取青年族群作為改革的重中之重。1年以來,不僅青年黨員總數增加4成,青年支持率也成長1倍以上,最好之時僅落後民進黨5%左右。
而在國際與兩岸問題部分,雖然美國已重回建制路線,美中對抗緩和,整體發展對藍營有利,但面對大陸近年的鷹派浪潮,國民黨仍有諸多尚待處理的環節。最近江啟臣獲《時代雜誌》(TIME)評選為「次世代百大人物」(2021 TIME100 NEXT),就在於其穩定區域的能力。這份甄選也是由過去得過TIME100的領袖推薦,顯見江對國際兩岸的拿捏技巧獲得肯定。
總體而言,在短短1年期間,國民黨不只擺脫泡沫化危機,更是成功削弱綠營的氣勢,重回到與民進黨戰鬥的隊列上。這樣的成就,自然不可能是江啟臣一人的功勞,而是國民黨打集體戰的戰果。但國民黨要打集體戰,而不是陷入過往內鬥內行或是多頭馬車的局面,這自然就是黨主席的工作,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定江啟臣的苦勞。因為要做到這點,就不能有私心,要願意共享權力,而不是獨占,將黨主席視為個人政治生涯的跳板,如此才能讓黨員覺得有責任與義務去犧牲奉獻。這也是所有有意挑戰黨主席大位的人,都必須做出的承諾。
(作者為華青會理事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