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因為錢嫁來台灣的吧?」
嫁來台灣這些年,當身邊的台灣人或者大陸朋友都會問到類似的問題,每每讓我哭笑不得。
這句話的言下之意就是,你是過來這邊貪圖榮華富貴的吧?一方面感慨的是在台灣人眼裡這個媳婦過來是享清福的,一方面對於大陸朋友對台灣不切實際的想像而倍覺無奈。
在台灣,「外籍新娘」是一個略帶歧視的詞,主要是指那些曾經在台灣最輝煌時期因為經濟原因離鄉背井嫁來台灣的,而且當時還有部分還要給每個月定期給娘家錢的媳婦。
當然,與台灣男人通婚的女人來自全世界各地,但這個用詞的範圍僅僅局限於東南亞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
台北市市長柯文哲曾用「進口」這個詞來形容,一時間刺痛了很多人的心,彷彿她們就是赤裸裸的商品,而不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
至於大陸新娘,因為兩岸特殊的政治博弈,她們夾在中間,成為一抹無法描述的憂傷,更是被剝奪和打壓權利的對象。
她們不是間諜,大部分人來來自普通的家庭;她們更是不蛀蟲,很多人都還是各行業的精英。
為什麼我要用這麼多筆墨來寫她們的境遇,因為她們之中的很多人遠離父母朋友,拋棄一切,過來跟一個男人從零開始,去適應陌生的環境。
她們是台灣社會的弱勢群體,所以我筆下的文字都流淌著真實的思緒,更希望這些能夠帶來些許的亮色和溫情。
幾十年前,大陸發展遠遠落後於台灣,有一種窮親戚被嫌棄的感覺。而現在,大陸飛速地崛起,成為了台灣眼裡的「強國的低素質人群」。
這種整體的大環境,你無法去改變,卻可以漸漸體會到這種微妙的轉變。
或許,一千個大陸配偶,就有一千個幸與不幸。
同樣為什麼嫁來台灣?一千個大陸配偶就有一千個理由。
或許,每個人的家庭環境不盡相同,每個人的素質也高低不一,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相處模式,每個人也帶著不同的故事。
但是她們都會面臨同一個問題和困擾:口音歧視。
記得剛來台灣的時候,時常因為自己的口音受到莫名的異樣眼光。這讓我對於台灣社會產生了質疑,心裡產生了些許的落差。
韓寒不是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嗎?可是這最美的謊言下,怎麼像一襲華麗的袍子下,藏著無數的虱子呢?
或許,我本身也是一個特別要強的女子,自己本身在名牌大學畢業,又在好幾家大公司外企待過,完全可以自食其力,怎麼就一文不是了呢?
但現在的心態完全變了,別人怎麼看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怎麼看自己,是耀眼的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
老公常年在大陸經商,我也非常獨立,在公司獨當一面,還在網上學習新媒體賺稿費。日子不算大富大貴,卻也是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我們時不時回來看望下年邁的公婆,少了很多婆媳相處的摩擦,和一些世俗的人情世故。
而周圍有認識的姐妹,有些人在台灣也漸漸打拚出自己的風采,有些人在家相夫教子,有些人卻是在水生火熱中掙扎。
她們之中也有幸運兒,也不乏大量的隱忍者。
有些台灣丈夫會家暴,大陸配偶忍無可忍;有些沒有任何經濟收入,在婆家充當女傭;有些最後選擇了離婚這條路。
眾所周知,大陸配偶在台灣求職並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因為有些政策法規,對她們有著很多限制。
高學歷的女生不願意去做一些過於底層的工作,有些低學歷的女生幾乎沒有機會和能力去外面工作。
比如對於假結婚的嚴格審查,以及有些企業對大陸人的歧視,以及蔡英文的「四改六」限制,以及「新住民」二代被同學言語攻擊猝死等等,這些新住民的融入問題真真切切地扎根在台灣的土壤裡。
兩岸關係的變冷,受傷的首當其衝的就是大陸配偶。因為她們是真真實實地生活在這片曾經給他們帶來憧憬的島嶼上,她們不可以像很多遊客那樣去感受過美好就離去。
因為這裡有她們的家,有她們的親人和骨肉,她們必須去承受和適應美好和不美好的那一面。
互聯網發達的時代,資訊更加透明了,她們再來台灣之前就或許已然對台灣有一定的瞭解。不是道聽途說,不是華麗的偶像劇,更不是FB或WeChat的一面之詞。
「你是因為錢嫁來台灣的吧」,這句話本身就是一種偏見和歧視。
據我瞭解,更多的人是自由戀愛進入圍城,更多的是嫁給愛情。
當然台灣社會有很多美好的東西,比如無處不在的秩序感,比如沉澱的人文底蘊等。
而她們漂洋過海,孤注一擲,是因為心中的摯愛。
縱觀歧視這個現象不僅僅存在於大陸和台灣之間,更是在世界的各個角落。
「歧視」或許是因為優越感,或許是因為不瞭解,或許是因為偏見。但無論是因為什麼,台灣需要更有素質的大陸配偶,而大陸配偶也需要台灣社會的善意。
她們不是間諜,不是敵人,而是血濃於水的關係。
只願她們能夠真正地在台灣落地生根,把真善美播撒在這片熱土裡。
(羅小可/一個嫁到台灣的媽媽)
本文來源:兩岸青年公眾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