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國人在聽到中國大陸要禁止台灣鳳梨進口的相關新聞之後,最訝異的反應應該是「原來,過去台灣出產的鳳梨已經幾乎是9成9都輸往中國大陸啊?」這樣的依賴程度簡直是超乎一般人的想像。其實從蔡英文上台以來兩岸的關係越來越冷,像陸客來台旅遊人數在疫情之前就已經下降不少,但至少這種情況是有預期而且一路都有觀察到。可是這次鳳梨的禁令卻是完全來得措手不及,而且沒有想到量有這麼大,一夕之間說停就停,造成的震盪之大可想而知。

台灣的農民真的是一群很弱勢的團體。應該說農業的從業人員一直以來都要面臨許多不確定的風險,只是像台灣的市場這麼小,對外產量也沒有大到像其他大國那樣可以左右市場,對比之下就又有更多考驗需要克服。除了天候、經濟等因素,還有意想不到的政治因素。

像這次的情況,雖然表面上官方理由是說驗出有害的介殼蟲,但大多數人想的都是政治因素。畢竟兩岸之間的局勢說變就變,今天對方要拿病蟲害這種科學理由來禁止進口,我們也真的沒辦法說什麼。

只不過現在的執政黨,一方面説要分散市場,口口聲聲拿對岸來恐嚇台灣人民,但是碰到像鳳梨出口這種情況,明知很不健康的貿易過度依賴,不過反正可以賺到一時快錢,所以就默不作聲,任由農民以為這樣下去也不會有問題。才導致今天人家一說切斷貿易,台灣鳳梨農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叫國人團結起來幫忙買鳳梨、吃鳳梨,固然可以解一時的燃眉之急,但只會嘴巴說分散市場,成立一些酬庸單位如台農發、台農投,然後完全沒有作為,遇事更是束手無策。看看這種出口過度依賴的情況,以後恐怕還會有更多未爆彈等著農民。

#市場 #鳳梨 #這種 #情況 #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