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爆發,全民期盼疫苗趕快進口,郭台銘喊出要向德國購買500萬支BNT原廠疫苗捐贈,是民間公開提出購買疫苗量最大、可行性最高的一個,但衛福部與陳時中卻一再給郭董「穿小鞋」、運用行政程序阻撓郭董。郭董這次卻一改大砲性格,多方忍讓配合衛福部,是什麼讓郭董收斂了性格?
郭董雖然曾經投身國民黨總統初選,但基本還是生意人性格,獲利與創造下一個增長點才是他更關心的大事。鴻海一步步走出電子代工業,轉往電動車與生技產業發展,更在癌症治療投入大量心力,透入巨資開設、捐贈台大癌醫是最好的證明。
BNT疫苗使用mRNA技術,非常有可能運用在癌症治療之上,郭台銘如果能在購買BNT疫苗過程中,取得原廠台灣代理權,郭董團隊與台康生技就可以成為擁有獨門技術的生醫代工,除了生產自家疫苗之外,還有延伸到治療其他疾病的可能。
對郭台銘來說,如果這次購買疫苗順利,不但可以成為台灣的國民英雄,還可以找到公司在生醫產業的新增長點,自然願意在陳時中面前忍辱負重,打落牙齒和血吞。
但其實郭台銘的起步已經慢了幾拍。南韓與日本都有不少公司在去年的疫情爆發時,就直接和輝瑞、阿斯特捷利康洽談在本地生產疫苗的事宜,例如本次台灣接受日本的AZ疫苗,就是在日本生產的AZ疫苗。所以郭台銘這次直接找上原廠購買的成功與否,在起步過晚之下還有很多未定之數,反而陳時中與衛福部官員應該要放寬心胸協助郭董,藉此機會讓台灣能夠在生技產業也出現一座「護國神山」!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