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報紙頭版看到一個陌生的名字─陳培哲,但其後的「最大困難就是來自蔡英文總統」標題,引起了我的興趣。是甚麼人敢如此的大膽,說出這麼直白的話,而且又是指向台灣權力最大的人?原來他是擔任衛福部食藥署疫苗審查委員的中研院院士陳培哲。陳院士已在5月底辭去審查委員工作,而請辭的原因是「該委員會已不能維持獨立性與專業性,最大困難就是來自蔡英文總統。」
從新冠疫情在台灣傳播日趨嚴重之後,每天下午2點,即可看到張上淳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中出現,而且是坐在指揮官陳時中的右側,這代表著他在指揮中心是第二把交椅,地位是僅次於指揮官。因此,民眾無不對他在帶領全國人民對抗疫情所付出的心力和辛勞,表示由衷的感激之意。
張上淳的學歷和經歷極為豐富顯赫,包括台灣大學醫學系學士、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以及博士論文〈抗藥性葡萄球菌之抗菌藥物感受性及抗藥性機轉研究〉;再加上曾擔任過台大醫院內科醫師、台大醫學系主任、台大醫學院院長,現在又是內科部感染專科醫師、台大醫學系教授,及兼任台灣大學副校長等等,由他擔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實為是最適合的人選。
台灣新冠疫情從開始的「嘉玲」(加0,即未發現新的確診者),到現在疫情延燒全台,一發不可收拾,染疫者死傷慘重,死亡比率竟然高出全球,就連許多外國知名媒體都在批評,甚至譏笑諷刺我們疏忽大意的防疫政策與措施。身為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是否應該要負相當的責任?但是,以他過去18年以來都是擔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為台灣打了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及2009年的「H1N1新型流感」兩次抗疫戰爭,都是非常的成功,得到朝野好評,但為什麼目前的新冠肺炎卻吃了敗仗?
每次在記者會上,當他拿起麥克風侃侃而談和深入分析疫情時,我們都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張上淳才應該當指揮官的!」說到這裡,重點問題就來了:他在疫情指揮中心裡擔任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工作適合嗎?是否被綁手綁腳難以施展?專業是否受到尊重還只是客卿?疫情一開始時,我們因缺乏口罩的「你先戴,我OK」過於輕忽政策,到拒絕大量普篩檢測、海外入境人員的管制措施鬆散,堅持無須進口外國疫苗等等失策措施,都符合他的專業主張嗎?
上述的種種問題,相信他心裡一定有數,當然也有答案。如果他的專業意見不受尊重,或是被忽視敷衍,則何不掛冠求去?就像陳培哲院士一般,為求真理與正義,不怕得罪當權者,充分展現學者風骨。辭職之後,可能會有人認為這是國家的重大損失,而且此刻疫情嚴峻,更不該落跑。雖然有廣大的患者等待著他專業治療,但是辭去這個虛名,一樣可以繼續在醫療專業上為患者服務,民眾也一定可以理解,不必替執政黨背負政治防疫的汙名。
從1981年自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即從基層的住院醫師開始,一直從事辛苦的醫療工作;1992年拿到博士學位後,仍繼續在台大醫院服務,及在台大醫學院擔任教學工作,且在國內外因醫學成就而得獎無數,真可謂享譽杏壇及教育界,也是中國人所追求的光宗耀祖人生目的。
另外,看到他還在好幾個基金會擔任董事,想必每天的工作一定異常忙碌,非常人所能及,同時我們也非常佩服他的體力、耐力和毅力。如果您真的感覺在指揮中心只是諮詢性質、沒有決策權利,無法發揮長才,猶如有人為每天記者會所新創的「五漢廢言」一詞,則真的是不如歸去,專心醫師與教學工作。
(作者為大學英文講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