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不終朝,疫情總有過去的一天。現在大家應思考的是,疫情過後會留給我們一個怎樣的台灣。

到底會留給我們怎樣的台灣?我們從今天的種種現象,研判明天的種種可能,應該是一條有利的線索。今天的台灣,雖仍在疫情籠罩下,我們卻也同時看到:

一、朝野惡鬥,迄未稍止。三民自綠媒以及1450除了對不屬於同路人的縣市長砲火全開,卻也不忘對自家人極力造神。迄今為止,我們雖也看到了什麼「同島一命」的口號,卻始終未見「共赴國難」的氛圍。這是因為長期以來,在民進黨的教唆和誤導下,這個「國」,是可以「各自表述」的。

二、這場瘟疫至今死了近700的男女老少,但他們的死亡,卻引不起蔡總統的一滴眼淚;反而是拜登的一條狗,卻可以讓她連夜發文痛表哀悼。那是因為在這個島上,「同胞」也是「內外有別」的,她不像阿扁那樣,叫一些人去「跳海」,已經是「皇恩浩蕩」了。

三、這場瘟疫,讓我們看到了人民之間的疏離感、剝奪感,更看到了我們一些人的傖俗和粗鄙。網紅館長的出口成「髒」已是司空見慣,更令人駭異的是,一個民間劇團在高雄國家劇場演出的開場白竟是「我X恁祖嬤XXX」,更令人駭異的是,我們竟看不到有司的禁止或澄清,反而看到了一些人的拍手叫好。這一現象,不禁令我們懷疑,這就是這個政府長時期以來「教化」所要的結果。因為,你只要稍微用心一點,你就會發現,從「小三通,通三小」,「駛你娘,國防布」,和「府院黨的才幹過人」,那是有脈絡可尋的。因此,我們也就可以說,這種傖鄙完全是「上行下效」,「風行草偃」的結果。否則,你就很難說明,為什麼這個政府的一些頭目,總是那樣的「言語乏味,面目可憎」的原因了。

從以上三件今天的事實,我看到了台灣明天的下場。那就是:「黨同伐異」,必然取代「共赴國難」,那就是「一條狗命」勝過了「民胞物與」;而更嚴重的是,這個政府長期以來的一切言行,泯滅了台灣人民的善良和悲憫,同時更摧毀了所有人性中本應具有的「四端」。也因此,疫情過後,如果台灣人民還能容忍這個政府繼續存在,那麼,台灣終將淪為「率獸食人」的「集體農場」,那是殆無疑義的。

牛奶不好,乳酪也一定不會好。這是我在這場疫情之間及之後的一點體會。

(作者為退役少將)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台灣 #疫情 #過後 #一條 #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