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一致通過「歐盟–台灣政治關係暨合作」報告,除建請歐洲駐台單位更名台灣、邀請台灣領導人到訪外,同時要求中國尊重台灣人民意願、反對變更台海現狀,台灣表示歡迎,中方則跳腳不已。看來歐盟將成為兩岸角力的戰場,立陶宛只是開了第一槍。

歐洲議會是由歐盟各國國民選出來的代議機關,但沒有立法權,決議沒有強制拘束力,不影響歐盟理事會的決定。換言之,歐盟理事會外交執委會未必會遵照歐洲議會的報告書執行。歐洲議會能做的就是透過報告書與決議間接影響歐盟成員國與執委會的各項決策。

為何歐洲議會對台灣事務拉高分貝?一方面是由於近日中國與歐盟在人權、貿易與隱私權等事務上的齟齬,另外一方面也和歐盟貿易夥伴的遊說有關。尤其日本歐盟定期首腦會談中,提到自由開放的印度洋與太平洋概念,同時抨擊了中國在東海與南海的擴張與單方面變更現狀,並強調台灣海峽的和平與安定,這些都是推波助瀾的原因。

施行海上交通安全法、要求外國船隻進入中國管轄海域必須先行申報接受指揮,這肯定引發歐盟反彈。光是從這點就可以看出,歐盟和中國的關係短時間恐有更多摩擦,大陸在外交上拉攏歐盟打擊美國的策略,恐怕要擱置了。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歐盟 #歐洲議會 #關係 #變更 #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