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15日在記者會中表示,使用簡體字、聽大陸歌曲、看大陸影視劇、說大陸流行詞,已經成為台灣青少年的一種時尚。這充分說明,促進兩岸青少年之間的交流,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是兩岸青少年增進了解和理解的有效途徑。
朱鳳蓮說台灣年輕人喜歡聽大陸歌、看大陸劇或許是事實,因為隨著網路、手機APP的便利性以及「抖音」等社交軟體的普遍,兩岸的資訊交流也跟著提高,但說台灣學子及年輕人喜歡用簡體字,那可是「傻大姊唱歌,離了譜了」!
在對岸唸書的「小明」不算了,在台灣,年輕人從小到大用的是注音符號;大陸則採用漢字拼音,兩者基本上就不同,習慣上也不同,朱發言人如何判定台灣學童喜歡簡體字、不喜歡傳統漢字(繁體字)?
隨國府來台,台灣教育承襲的是中國傳統文化道統,不像大陸60年代發生「文化大革命」,歷經文化浩劫長達10年之久,正統漢字筆畫雖繁卻幸運保留住中國文化的根苗,傳統漢字之美,連日、韓及歐美人士都特地到台灣來學習,台灣學子更不會因喜歡「抖音」而把最美的漢字給抖掉。
朱鳳蓮小姐您多慮了,歡迎到台灣來多交流,看看滿街傳統漢字之美。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