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同意我政府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遭到中共反制。卻引起歐盟、美國力挺。我政府更是劍及履及不遺餘力強力向立陶宛示好。
外貿協會於9月15日舉辦「立陶宛線上採購洽談會」,邀請立陶宛食品局及立陶宛企業局,為24家立陶宛食品業者媒合55場次洽談,包含家樂福、全聯及義美食品等指標性通路商皆現場與會,預期商機1792萬美元。
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表示,除食品業外,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浪潮之下,擁有電動車、資通訊等優勢產業能量的兩國,將成為更緊密的合作夥伴。貿協未來將針對立陶宛辦理系列經貿活動,包含市場說明會、於食品展設立專區等,相信台立雙方的交流能更升溫熱絡。
不僅如此,外交部歐洲司司長陳立國9月14日在外交部記者會上宣布,台灣將派遣由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率領,包含跨部會官員及民間企業代表約65人的經貿投資考察團,於10月20日至30日搭乘包機訪問斯洛伐克、捷克和立陶宛三個中東歐國家。
對於邦交國,我政府除了提供基礎建設援助、派遣技術團以外,也會協助邦交國促銷產品,並組織投資經貿訪問團赴邦交國,鼓勵台商在當地投資設廠,創造就業機會,帶動當地工業發展。
如今政府為了向立陶宛示好,使盡全力促進雙方經貿投資,似乎把立陶宛當「邦交國」看待。立陶宛因為同意我政府設立「台灣代表處」,就幾乎獲得我政府給予「邦交國」的待遇。應該是喜出望外。
問題是,如果再來一個立陶宛,甚至幾個立陶宛,我政府該如何對待?又有足夠的資源因應嗎?此外,我邦交國又會做何感想呢?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