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縣市長選戰布局又有新傳聞,說是衛福部長陳時中可能參選桃園市長,之前也傳過他會參選台北市或新北市市長,看來在民進黨的評估中,陳時中是目前黨內最強戰將,原因當然是他的防疫光環。但陳時中身為防疫指揮官,2年來的決策過多於功,政治算計凌駕專業與人命之上,憑什麼洋洋得意,台灣人民那麼好唬弄嗎?
公然促銷高端有貓膩
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表面上看,台灣防疫初期表現確實亮眼,今年5月爆發幾波本土疫情,至今造成1萬6357人確診、846人死亡,疑似注射疫苗死亡有933個案例。這個數字放在國際社會比較並不算糟,但應歸功於邊境封閉、戴口罩、社交距離管制等措施,靠的是全體民眾有很強的防疫警覺,嚴謹遵守防疫指引,以及無數醫療與防疫人員的努力付出,這不能算成陳時中的功勞。相反地,陳時中指揮下的防疫政策處處疏漏,最終導致邊境破口、疫苗接種落後與千餘人直接、間接喪生的結果。
打從一開始,陳時中壓制篩檢量,以隔離取代篩檢的政策就錯了。當時要符合很嚴格的條件才准篩檢,而且得付7000元的高價,又不開放快篩,宛如蒙著眼睛做防疫,哪裡藏了隱形傳播鏈都不知道,反正火不燒起來就當它不存在,蔡政府還是可以拿著防疫佳績自我吹噓。
台灣四面環海,入境管住了就能堵住病毒,但陳時中不想多篩檢,只以14天隔離代替篩檢。這1年多來國際疫情肆虐,台灣有太多他山之石可以借鏡,有很長的時間在篩檢與醫療量能上預作準備,但陳時中卻什麼都沒做,即使有許多學者專家一再建議廣篩及入境普篩也不理,直到感染大爆發,才頂不住輿論壓力開放篩檢並實施入境3篩。
更嚴重的是3+11隔離政策,機組員是最可能將病毒帶進台灣的一群人,陳時中卻一再放寬對他們的隔離管制,而且決策過程不公開,沒有防疫專家參與,連個會議紀錄都拿不出來。面對外界的指責,陳時中說他會負責,到如今負責了什麼?負責披上戰袍去參選嗎?
至於疫苗政策,更是笑掉國際大牙。以台灣的經濟與醫療水準,居然淪落到要靠國外施捨與國內善心人士捐助奔走,人民才能打得上疫苗,這實在是極為重大的決策錯誤。陳時中對疫情評估太樂觀,對台灣防疫太自滿,國際疫苗採購不足,盲目押注國產疫苗,用未獲國際認證的「免疫橋接」理論,讓高端及聯亞不做三期試驗就推出疫苗,高端二期試驗還沒完成就發給緊急使用授權(EUA),創全球民主國家之先例。陳時中這個防疫指揮官,經常讓人覺得好像兼任高端的業務員,屢次公然為高端促銷,難免令人懷疑其中是否有貓膩。
把防疫搞成政治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整個防疫決策過程充滿了政治算計,在人民面臨生死威脅時,此舉尤其令人不齒。最初邊境封鎖時,蔡政府就以僵化的意識形態卡著「小明」和陸生;不顧世界衛生組織避免汙名化的主張,刻意使用「武漢肺炎」而非新冠肺炎;但又在世衛更名後,不嫌拗口地把英國、印度變種改稱Alpha、Delta,這不是雙標是什麼?去年指揮中心想繞過上海復星私下跟總廠買BNT疫苗未果,郭台銘等人出面幫忙,蔡政府還堅持要改標籤,讓台灣晚1個月得到疫苗,也因此折損了多少不必要的人命,民眾心裡沒有一本帳嗎?
蔡政府把防疫搞成了政治戰,對提出不同意見者發動網軍側翼全面圍剿,連深綠的中研院院士陳培哲也被抹黑,這不但使得防疫變成一言堂,也因為一言堂而未能及早修正錯誤政策,導致疫情大爆發,死亡數字飆升,令全民付出慘重的代價。
從頭到尾,陳時中做了多少對的事,又做了多少錯的事,而哪些錯事傷害了民眾的健康與生命,兩相一抵,陳時中絕對過大於功。
如今疫苗陸續到貨,國內疫情又趨緩,民眾對蔡政府的憤怒指數也隨之降低。但民進黨若以為陳時中知名度高,必是選戰強棒,可能會太過樂觀。因為陳時中做過什麼,老百姓都看在眼裡。犯過的錯不會被遺忘,想拿防疫成績去打選戰,就要面對民眾對他防疫表現的嚴厲檢視。揹著一千多條人命去選市長,民進黨真以為很好選?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