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影片平台雅俗難論,一部以台語演出的舞台劇影片,內容盡是台語國罵與低俗的生活用語,如果只是為搶眼球而搏命演出便罷,如果希望以此風格呈現傳統台灣鄉下生活的獨特性,而忽略德行的重要,那就搞LOW了台語文化的保存價值。

網路瘋傳一知名劇團《勸世三姊妹》演出短片,因劇中台詞提及彰化虎尾某一真實地址,造成屋主困擾,最後導演鄭重道歉,該爭議影片也從網路上撤除。

該劇團不當引用真實地址,只是相對的疏失,真正引起屋主與社會大眾不滿,是該劇團演出內容偏離多數社會認同的表達方式。劇團標榜,大量使用國罵與低俗字眼,是為呈現台語次文化的獨特價值。

當然,有論者認為,將粗鄙髒話變成音樂戲劇搬上國家藝術殿堂並無不可;然而,將次文化價值觀以文化演出形式堂而皇之挑戰主流社會價值,是以少數綁架多數,假藝術創作自由之名行文化霸凌之實的行為。

台中立委陳柏惟遭罷免時,有網友不斷翻播陳參與高雄「大港開唱」活動時,不斷玩國罵諧音梗來挑動現場觀眾情緒,是不是導致陳被罷免的原因不得而知,但肯定有不少投票贊成罷免的民眾,是因為不滿陳的演出挑戰了個人文化價值觀才投下罷免贊成票。

一連串有關台語國罵文化想「發揚光大」卻引發爭議的新聞事件,彷彿台語文化糟到非靠走偏鋒才能傳承,這絕不是事實。用台語朗讀唐詩就能體會台語的文化深度,那才是台灣文化的精髓與價值啊!

民進黨費盡心思去中國化,卻不敢抽離台灣人對中國媽祖信仰的虔誠堅持。媽祖也講台語,恐不樂見台語搞到要靠國罵才能傳承。用台語國罵搶話語權不會是阿共仔的陰謀,反而教人擔心是不是民進黨「台式文革」的後遺症。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台語 #國罵 #演出 #價值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