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同意台灣在其首都設立「台灣代表處」,中共將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除了召回大使,也在經濟及文化層面加以制裁。

根據公開資料,自北京對立陶宛施壓以來,美國加大投資立陶宛的高科技產業,並擴大開放立陶宛農畜產品進口。立陶宛經濟暨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11月18日指出,立陶宛下週將與美國進出口銀行簽訂6億美元出口信貸協議。

《南華早報》11月20日報導,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稱,由於來自中國的壓力,立陶宛正面臨某些經濟和金融問題。如果歐盟也能提供實質資助,立陶宛會很感激。

立陶宛在今年5月宣布退出中共與中東歐國家「17+1」合作機制,據說是因為對中共迄未實現對立陶宛所做的經貿投資承諾表示不滿。立陶宛同意台灣設處,果然促成我國發會率經貿投資團前往立陶宛,並且簽定了6項合作備忘錄,達成了期待台灣提供經貿利益的目標。

立陶宛起初聲稱,是基於自由民主的價值觀而願意與台灣交往。但事實證明,立陶宛還是為了實質利益。蔡政府今後恐怕還要繼續開立支票,以維持與立陶宛的友誼。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立陶宛 #台灣 #蔡政府 #經濟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