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因為同意民進黨政府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引發中共強烈不滿,先後祭出各項反制措施。

中共先是召回大使,繼而將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在經貿方面,除了終止鐵路運輸,並自12月1日起,將立陶宛自中國大陸海關電子作業系統移除,導致立陶宛貨櫃在大陸港口無法報關出貨。最近更向跨國公司下手,禁止跨國公司採用立陶宛產品,並斷絕與立陶宛的關係,否則將被大陸市場拒之門外。

日前大陸要求立陶宛將駐北京大使館改名為代辦處,並準備重新核發立陶宛駐北京外交人員身分證。迫使立陶宛駐北京人員全數撤離。

美國與歐盟在立陶宛與中共的紛爭中,大力支持立陶宛。不過美國及歐盟的支持,並不能完全消除立陶宛所承受的壓力。立陶宛總統顧問斯凱斯吉里特12月16日表示,立陶宛總統因與台灣強化關係而致與中共陷入爭端,將請求歐洲國家領導人提供協助。

台灣在甚多歐洲無邦交國家設立代表處,大多以「經濟文化代表處」或「台北代表處」為名。各方相安無事。立陶宛自作主張,率先打破慣例,同意民進黨政府設立「台灣代表處」,結果遭致北京反制,可說是自討苦吃。

雖然立陶宛對大陸貿易依存度極低,又得到美國及歐盟在背後撐腰,但是對於大陸的各項報復首當其衝,即使可以不向中共屈服,也必然疲於奔命傷痕累累。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立陶宛 #中共 #台灣 #歐盟 #民進黨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