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詩人李商隱千古名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用在男女情愛上,主權國家內不能化解的價值分歧,何嘗不是如此糾葛?與其長痛、各自不歡,不如尋長遠之計,大破大立。
位於中歐的捷克與斯洛伐克,二戰後被迫成為一個國家,但這個國家南北差異很大,民族、歷史、語言、產業、價值理念均有所不同,1993 年終於和平分手,成為二個獨立國家。
從過去20年各種選舉投票結果可以發現,台灣也有明顯的南北差距。那麼,不如大家和平分手,濁水溪以北仍稱中華民國,濁水溪以南改稱台灣共和國,給民眾3年自由遷徙的時間,3年後設立邊界,並相互建交。
北台灣維持 ECFA,並嘗試加入RCEP;南台灣爭取加入CPTPP。至於宜蘭、花蓮、台東、澎湖、金門、馬祖,由當地居民舉行地方性公投,自行決定參加那個共和國。
南北從此依據更接近的價值共識,自行決定內政、外交、國防、兩岸、能源、環保、食安政策,如此皆大歡喜,豈不善哉。不知諸君以為然否?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