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不贏,就改變遊戲規則!」是民進黨完全執政、享受權力的滋味後,濫權、擴權、違反民主法治的猖狂行徑,無論是黨內競爭,還是外部選舉都是如此。
在四項公投取勝後,民進黨府院黨高層立馬會商,決議總預算案強渡關山及就2022地方選舉展開佈局,並交由立法院及行政院貫徹執行。近日,中華民國國會史上頭一遭,以逕付二讀方式處理總預算案;此外,民進黨立院黨團也提出《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準備蠻幹修法,再透過由上而下的硬幹方式,將新竹縣、市送做堆合併升格。
當年,蔡英文與賴清德拚初選,原訂2019年4月10日進行總統初選民調,一改再改,最終延後2個月到6月10日進行;此外,為確保蔡英文勝出,民調規則也要改,即便賴清德有異議,套句電影〈少林足球〉的台詞,「裁判、球證、旁證,加上主辦、協辦所有單位,全部都是我的人,你怎麼和我鬥!」
另外一個例子,則是農田水利會長改為官派。水利會長由會員直接選舉產生,是陳水扁政府在2002年修改通過的,原本的盤算,是認為基層農民支持民進黨者多,透過會員直選會長,便可以順利拿下各農田水利會。
無奈經過幾次選舉,多數農田水利會仍掌控在國民黨及地方派系的勢力範圍。民進黨完全執政後,遂於2018年1月17日,挾國會多數席次,強行通過行政院所提《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修正草案》,把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並停辦農田水利會長選舉改為「官派」。
迄今,「選不贏,就改變遊戲規則」的伎倆,民進黨依舊百玩不膩,因為2022地方選舉,民進黨在新竹市長人選喬不攏,眼見新竹市長選舉可能輸掉,故提出新竹縣市合併升格,一方面為林智堅不能再繼續參選解套;另一方面,期盼藉此扭轉民進黨在新竹縣、市長選舉的頹勢。
四項公投開票結束後,蔡英文總統發表談話,強調民進黨政府是個願意和人民溝通的團隊,透過民主機制,不同的意見可以相互溝通說服,人民的意志,也可以凝聚出價值的選擇。這句話說得很漂亮,但與實際卻不太相符,若對照當前民進黨的離譜行徑,蔡英文這段話應該改成:「民進黨是個只願意和自己人溝通的團隊,並透過完全執政的優勢,不同的意見可以完全輾壓,黨內的意志,可以凝聚出攻城掠地的價值!」
民進黨硬推《地方制度法》修法,主要目的有二:第一,為林智堅可以繼續參選大新竹市長解套;第二,土崩瓦解國民黨在新竹縣的地盤。如今,因人設事、量身定做兩大標籤,已牢牢貼在林智堅身上,再加上民進黨蠻橫硬幹的行徑,惹得天怒人怨,這樣下去,林智堅真的選得贏嗎?如果林智堅落選,改天是否又要改變遊戲規則,再讓新竹縣、市分家?民進黨為了選舉私利亂搞,台灣民主不死,恐怕也只剩下半條命了!
(作者為政治觀察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