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兩篇與台灣究竟是「清廉」或「貪腐」有關的報導連袂而至。其一,是「2021全球清廉印象指數排名公布」,台灣25、美國27、中國66;其二,是「地方議員六成涉弊,公督盟籲公開財產申報資料」。
有關「2021全球清廉印象指數,台灣排名第25」的新聞, 自「國際透明組織」1月25日發布後,普見於台灣各媒體,其中,意指史上最佳排名的台灣「再創歷史新高紀錄」、「再創新高」,更是多個媒體爭相選用的主標。
然反比的是,與「國際透明組織」同樣訂在1月25日,為了落實「陽光法案」精神,而由台灣「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召開的記者會上,卻揭露了台灣有「6成地方議員涉弊」,於是「公督盟」乃疾聲呼籲:「將直轄市、縣市議員的財產申報資料公開上網,並刪除不得抄錄、攝影、影印財產申報資料的規定,否則會令人懷疑,地方受到黑金、家族政治的介入!」
「6成地方議員涉弊」,這是個多麼令人深感驚恐的比例!然依此關鍵字上網搜尋,不但報導此新聞的媒體寥寥可數,甚且,以「6成地方議員涉弊」做為新聞主標的報導,更是出人意表地僅只有一則而已!
根據「公督盟」發佈的資料:全台22個地方縣市,共有44位議長、副議長、912名議員,職掌全台每年共1.2兆元的地方政府預算,惟令人不由得瞠目結舌的是,僅僅在現任的912位地方議員裡,就竟然有「6成以上」,曾涉及賄選、貪汙、詐領助理費……等弊案。
以此「6成以上的地方議員涉弊」,以及直轄市、縣市議員的財產申報資料「不透明」,對比「國際透明組織」,評價台灣的「清廉印象」(CPI),尤勝過美國(排名第27)、以色列(排名第36),則此一由國際專家對當地腐敗狀況的「主觀印象與感知程度」,會否是因為「大內/外宣」,所築起的一層「不透明」遮羞紗,而導致國際專家的「印象與感知」有所偏失?有關於此,或可就本次「公督盟」與「國際透明組織」的「新聞露出總量、媒體主標選擇」,一窺其中的貓膩。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