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方熾,美國總統拜登宣示堅持不出兵立場,造成台灣人心浮動。拜登政府火速派遣代表團昨日抵台,包括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Michael Glenn Mullen)、前國防部政策次長傅洛依、前白宮副國安顧問歐蘇莉文、前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葛林,及前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麥艾文。蔡政府說穆倫代表團「展現美國對台灣的一貫堅定支持與重視,也再次彰顯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堅若磐石』」。

不過,幾天前蔡政府才發布消息說前國務卿蓬佩奧將於3月2日至5日來台訪問4天,沒想到拜登政府「後發先至」派出跨黨派國安退休資深官員搶先一步抵台,美國兩組人馬接踵而來並不尋常,其中「尬場」味道濃厚,既然「尬場」就不能落居下風,由知中派的穆倫領軍,輸人不輸陣,擅打台灣牌的蓬佩奧反中火力凶猛,未必能占上風。

烏克蘭情勢岌岌可危,拜登宣示堅持不出兵,這也不尋常。如果烏克蘭一心嚮往民主自由陣營,美國不想出兵可以默不作聲,軍援烏克蘭、經濟制裁俄羅斯、把俄羅斯銀行踢出SWIFT……何需強調「堅持不出兵」打臉烏克蘭,莫非是給普丁喝酒壯膽,兵行險招?澤倫斯基廣招全球「義工」抗俄,還給這些外籍兵團入境免簽,難道沒有讓盟國正規軍化明為暗,與拜登一搭一唱之感嗎?

曾擔任美國中央情報局長的蓬佩奧,在2020年在任國務卿就是中共最頭痛的反中旗手,不僅把「台灣牌」逐步推上「十月驚奇」的高峰,還敢對著媒體直言「台灣非中國一部分」,政權交接前高調公布廢止國務院與台灣交往的內部規範。根據《華盛頓郵報》記者伍德沃德後來出書《危險》(Peril)揭露,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前4天,10月30日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上將密電中國中央軍委參謀長李作成,保證美國不會對中國發動襲擊,若有襲擊的話會事先警告中方。

原來「美國出兵」還會熱線通知敵對一方,那「美國出兵」就不必大驚小怪了,拜登高調宣示「不出兵」反而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疑,不是嗎?台灣太看重「美國會不會為台灣出兵」這道考題,穆倫或許不敢說出口,但是蓬佩奧就不一定了,他想爭取共和黨總統提名,蔡總統要在總統府親頒「特種大綬景星勳章」,此時無官一身輕的蓬佩奧,再講一遍「台灣非中國一部分」有何難?說「美國出兵」又有何難?甚至再酸拜登連阿富汗「撤軍」都能搞得灰頭土臉,也不為過啊?

美國與中華民國自1954年12月3日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至1980年1月1日止,長達25年「堅若磐石」的美軍保護傘期間,也曾發生1955年大陸攻擊金門、一江山、大陳島的第一次台海危機,以及1958年八二三炮戰的第二次台海危機。連有簽訂盟約的「美國出兵」都爽約,烏克蘭和台灣在乎「美國出兵」重要嗎?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拜登 #台灣 #美國出兵 #美國 #穆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