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美代表蕭美琴在《華盛頓郵報》刊登〈烏克蘭對台灣的啟示:我們必須對抗威權主義〉,指台灣、烏克蘭長期忍受好戰獨裁鄰國,烏國人民的決心與韌性鼓舞台灣捍衛自由的承諾。
而中國大陸駐美使館公使銜參贊朱海權同樣投書《華盛頓郵報》回應,指台灣問題不是「民主對抗威權」的問題,而是分裂與反分裂的鬥爭。兩岸外交官的筆戰,可不是一件好事。
俄烏戰爭開打,美國前總統川普批評現任總統拜登軟弱,還說「台灣是下一個」,美國媒體據此評論〈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美國憂心中國複製俄羅斯〉,觸發台海危機的敏感神經。蔡總統早前宣示,烏克蘭與台灣無法、也不能類比,有意降溫「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議論,不意蕭美琴為文引戰、火上加油,令人錯愕。
烏克蘭對台灣的啟示,應是「避戰」。兩岸關係的分歧,不在於大陸、台灣各自怎麼看自己,而在於彼此如何看待對方。前總統馬英九找到「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避戰之策,大陸最後接受了。
蔡總統所領導的民進黨政府,若真能從俄烏戰爭獲得啟示,也應該是積極避戰,而非有勇無謀跳火坑。蔡總統上任後信誓旦旦不走回對抗老路,莫非食言而肥?
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美中台、綠藍紅都各有堅持,但搞大內宣催眠人民,以換取選票,對大局卻無濟於事。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的戰略模糊在前,意圖操作戰略清晰的抗中意識形態在後,還敢侈言國家安全。
俄烏、台海都不該發生戰爭,戰火蹂躪下的烏克蘭殘破不堪,數以百萬計難民流離失所,台灣承受得起如此沉重的啟示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