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川普政權進入尾聲之際,仍不放棄對權力的執著,對內放任支持者衝進國會「造反」,對外還繼續「反中」。為了證明自己還在執政,先是快卸任的國務卿蓬佩奧宣布鬆綁對台交往限制,緊接著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訪台,結果在蔡政府選擇接待並張揚外交突破後,美方卻逕行取消,理由是協助「順利而有序的交接過程」。
如今美國完成政黨輪替已久,川普當初那套刺激中共、綁架台灣、給下任拜登政府框架對台政策的手段,卻是「川規拜隨」沿用至今。近日突傳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將在訪問日本後,接著造訪台灣,消息傳開不久,就傳裴洛西確診新冠肺炎,結果當然是悻悻然「取消訪台」。
眾議長裴洛西臨時造訪台灣的「創意」,或許是從陳水扁前總統當年的「迷航外交」得到靈感,但陳前總統顯然比裴來得成功,在2006年造訪中南美洲邦交國後返國途中,過境訪問利比亞,成功與利比亞領導人格達費會晤(也可能是害死格達費的最後一根稻草)。而裴洛西的「美版迷航外交」可就沒那麼順利,在敲鑼打鼓作勢訪台不久,就傳出感染新冠肺炎進而取消訪台。或許台灣人該鬆口氣,因為還能把取消的原因解釋為還好不是落地造成傳染大流行,而不是再度淪為美中競爭衝撞的倒楣「護欄」。
為何上個月美國特使團可以來,川普的國務卿蓬佩奧可以來,偏偏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臨時喊卡,眾議長裴洛西忽染新冠肺炎?共同的特徵是,前兩者都不具官方身分;後兩者都具有極為敏感的官方身分,一位是代表美國總統在聯合國行使國家權利,一位是美國總統繼承第二順位的備位官員。具不具備現任高階官方色彩成為了訪台成行與否的顯著指標,唯一理由當然是——中國的態度。
相對於成行的前兩者來時,大陸官方態度儘管不悅,也僅止於程度較低的外交抗議用語,後兩者則完全不同。當初美方宣布克拉芙特訪台,陸方除了再度重申呼籲美方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外,多加了「中方將繼續採取一些必要措施,堅定捍衛自身主權、安全利益」,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則聲明表示:「美國將為錯誤之舉付出沉重代價」。
最後克拉芙特取消訪台,筆者曾大膽研判真正讓克拉芙特來不了的原因,正是美國國內高層體認到中國可能產生的應對措施,甚至該措施已在執行的情報傳回國內,才讓川普號這輛失速列車最後得以在懸崖前剎車。爾後不久就有消息指出,解放軍透過中美兩軍聯繫機制告知美國國防部,無法容忍克拉芙特訪台損及中國主權利益,強調當美國專機抵達台灣附近時,解放軍戰機亦將會跟隨進入台灣領空,宣示台灣主權屬於中國的立場,而若過程中遭台灣軍機阻擋的話,不排除開火等後果。
如今眾議長裴洛西訪台的模式如出一轍,只是時間安排更為密集緊湊,似乎有意讓中方「狀況外」。與克拉芙特案相同的是中方「話說得很重」。在裴訪台消息流出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法國總統外事顧問博納通電話時表示,則表示美眾議院此舉是在台灣問題上公然踩踏「一個中國」紅線,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作出堅決反應,一切後果由美方承擔,結果裴就傳染疫因而無法訪台。
試想,連克拉芙特都來不了,位階層級與政治意涵更為凸顯的眾議長裴洛西又如何來的了?一切都只是美國對中方慣用的「壓力測試」,用以刺探中方底線進行政治作戰的手法而已。
如果美方堅持要讓裴洛西訪台有何難度?直接比照2015年美軍F18因機械故障迫降台南故事,宣布「人道救援」、「醫療外交」、「民主醫療之旅」等等理由,讓裴洛西住進台大醫院妥善照顧。以台灣官方自豪的醫療技術,相信能讓裴洛西安然痊癒,屆時如中國嚴重抗議,還可大舉中國不人道、人命優先的道德大旗反擊中方。為何美國這次重蹈克拉芙特的覆轍再度取消訪台?恐怕政治因素才是關鍵,而不是眾議長的醫療問題。
可悲的是,與宣布克拉芙特訪台時的情形相同,綠營同樣表示歡迎並張揚外交突破後,美方就逕行取消。美國說要來就來、不來就不來,完全由不得台灣決定的高傲姿態,綠營卻甘於陪笑以對,這種卑躬屈膝的態度難道不也是一種毫無下限「外交突破」嗎?(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