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團長,不僅不賺錢

提現一次還得虧幾元

李煜 | 27歲 廣告行業人士

我住在上海普陀區,離本次上海疫情普陀區的首發地直線距離僅600米,不過從地段區域的角度上劃分,算是上海本次疫情的次核心區域。小區完全封閉的時候,樓道裡都有專人看守。但隨著我們這邊疫情的嚴峻形勢有所緩解,到現在,偶爾可以下樓在小區轉轉。

我是從4月14日開始當團長的,為何萌生當團長的念頭呢?第一,我朋友認識一家農場企業的老闆,有渠道資源。

第二就是我們小區的團長太不靠譜了。現在大家會將上海的團長分為黑心團長、良心團長與賠錢團長。比如我們一個小區的團長,一個包含火腿、餡餅、手抓餅等5盒裝的套餐,他賣148元(人民幣,下同)。同樣的組合,供應商給到的價格卻是98元。

良心團長呢,就不賺這樣的錢,基本保持著不賠不賺,甚至每次提現的時候還得搭進去幾元錢的手續費。所謂的賠錢團長則是上海那些熱心的居民,不會製作信息統計表格,不會統計「收入」和「支出」,只要有退單、丟單、統計出錯的情況發現,每團一單賠幾百甚至上千的都有。

第三,團長暴利賺錢就罷了,質量還不好。一堆殘次品的水果套餐,有些是爛的果子,就要賣到400元,僅僅跑腿費就是100元或者150元。6個土豆,3根葫蘿蔔與兩個捲心菜,一個洋蔥,109元。

當團長第一天,我就製作了表格,統計每一家的需求以及數量,然後匯總起來,挨家挨戶確認過後發給供貨商。發給供貨商之後,供貨商會給每個團長「返點」,有的半成品、開袋即食品是10個點到20個點,蔬菜包利潤薄很少,就像直播帶貨一樣,我就說沒必要,你直接多發給我兩件菜,我直接發給社區的老人,或者直接在總費用中減去這一部分。

從供應商轉到小區分菜,其實分發或者搬運應該是保安和居委會的活兒。但這樣下來,保安的工作太大了,給每戶居民分發,太累了。居委會有時候也會盤問我們,說這樣不符合規矩,但沒辦法,我們只能幫助保安承擔分發的工作。

我們樓道裡有很多熱心的志願者,他們會在穿好防護服,帶消毒酒精的狀態下,去幫大家取快遞,先進行消殺,再運送回來。

當團長,總會遇到各種問題,比如居民會不會懷疑你高價賣菜,借此機會賺錢。這樣我都會在群裡發出貨源農場的資質,現場實景圖、蔬菜樣包、以及預計配送到達時間。蔬菜,只能保存3-4天,又是剛需品,小區居民們在踩過一些坑後,也會有一些經驗,再做選擇與判斷的時候,會相互比較與咨詢,而非前段時間那樣的盲目下單。

當然,團長也不都是痛苦。比如上海本地有個名為「米莧」的蔬菜,在當了兩天團長為本地阿姨提供了菜品,收到「好久沒遲到這麼新鮮的『米莧』時」,還是收穫了滿滿的成就感的。

(孔月昕、馮曉亭、馬舒葉、侯燕婷、曹楊、閆俊文/燃財經工作室)

(本文來源:「燃次元」ID:chaintruth公眾號)

#團長 #小區 #上海 #搶菜 #抗疫